[实用新型]外转子电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789356.7 | 申请日: | 2017-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98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正德智控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11/33 | 分类号: | H02K11/33;H02K11/215;H02K5/1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4248 | 代理人: | 熊艳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外转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领域,特别是一种外转子电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机,其电路复杂,所以控制部分的成本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转子电机,采用1相电枢绕组,及与其连接的电路板,大幅度简化控制部分,能够降低控制部分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外转子电机,包括轴枝、前端盖、后端盖、前轴承、后轴承、机壳、磁石、定子组件和电路板;所述前轴承、所述定子组件、所述后轴承套设于所述轴枝;所述前端盖连接于所述前轴承,所述后端盖连接于所述后轴承,所述机壳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前端盖、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后端盖;所述定子组件具有1相电枢绕组;所述电路板经支撑件固定连接于所述轴枝;所述电路板具有驱动电路、第一功率管、第二功率管、第三功率管、第四功率管、电源和霍尔传感器;所述电源的正极电性连接于第一、第三功率管的漏极,所述电源的负极连接于第二、第四功率管的源极,所述驱动电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至第四功率管的栅极;所述第一功率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四功率管的漏极,所述第三功率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二功率管的漏极;所述第一功率管与所述第四功率管之间的导线电性连接于所述1相电枢绕组的一端,所述第三功率管与所述第二功率管之间的导线电性连接于所述1相电枢绕组的另一端。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如下所述。
所述霍尔传感器与所述驱动电路连接。
所述霍尔传感器邻近1相电枢绕组设置。
所述磁石为多个圆弧形磁瓦,其围成一圆形并粘附于所述机壳的内壁,在相邻两磁瓦之间填充橡胶固定件;
所述磁瓦至少为两个。
所述前端盖具有一内圈、一外圈及连接于内圈、外圈的风叶式加强筋。
所述后端盖亦具有一内圈、一外圈及连接于内圈、外圈的风叶式加强筋。
所述前端盖的加强筋与所述后端盖的加强筋旋向相反。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1相电枢绕组,及与其连接的电路板,大幅度简化控制部分,能够降低控制部分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转子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控制部分原理图。
图3为磁石与定子组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磁瓦与机壳的连接关系图。
图5为前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后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轴枝11
前端盖12外圈121内圈122 加强筋123
后端盖13外圈131内圈132 加强筋133
前轴承14
后轴承15
机壳16
磁石17
橡胶固定件18
定子组件191相电枢绕组191
电路板20驱动电路201
第一功率管202
第二功率管203
第三功率管204
第四功率管205
电源206
霍尔传感器207
支撑件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正德智控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正德智控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893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