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缩机的电机和压缩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88073.0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85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徐飞;谭琴;邱小华;宋鹏杰;王正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22 | 分类号: | H02K1/22;H02K7/04;F04B53/06;F04B3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3 | 代理人: | 邝圆晖 |
地址: | 52833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机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压缩机的电机、和压缩机。
背景技术
压缩机的应用十分广泛,但在运行时会产生较大的噪声。衡量一种压缩机的性能,主要从重量、效率和噪音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因此降噪技术成为压缩机一项重要的关键技术。
常见的冰箱、空调等使用的压缩机,为了降低排气噪声,其压缩机的降噪措施主要是针对消声器进行改善,例如,通过优化消音器的结构、合力设计消声器的扩张比、采用共振消声器、在原有消声器的基础上填充粘土等来改变其消声特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缩机的电机,以获得较好的排气降噪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缩机的电机,包括转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包括曲轴,该曲轴的一端穿连沿轴向依次布置第一平衡块、转子铁芯、第二平衡块和挡板,所述第一平衡块和第二平衡块均呈大致扇环形并均衡布置在所述转子铁芯的两端面上,所述挡板与所述转子铁芯的端面之间的环形间隔腔中夹设有所述第二平衡块,除所述第二平衡块之外的所述环形间隔腔部分形成为排气腔,所述转子铁芯中设有轴向贯通连接所述排气腔的气流通道,所述第二平衡块的周向两端的最大弧长为A2,所述最大弧长所在的基准圆的周长为A1,所述环形间隔腔的轴向高度为H1,所述排气腔的扇环形出口的扇环面积为S1,S1=(A1-A2)*H1,所述气流通道的轴截面面积为S2,且满足2≤S1/S2≤4。
优选地,2≤S1/S2≤3.4。
优选地,所述电机还包括扇环形的垫块,所述垫块垫设在所述第二平衡块与所述挡板之间以增大所述环形间隔腔的轴向高度。
优选地,所述垫块的密度小于所述第二平衡块的密度,所述垫块与所述第二平衡块的轮廓形状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二平衡块中设有减重孔或减重槽。
优选地,所述第二平衡块包括弧形中空腔。
优选地,所述第二平衡块的周向端面形成为沿径向向外的流线型曲面。
优选地,所述电机的曲轴转速为n,满足:120转/秒≤n≤240转/秒。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包括上述的压缩机的电机。
优选地,所述压缩机为卧式压缩机或立式压缩机。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对压缩机电机的排气通道进行改进设计,使得转子铁芯中的气流通道的横截面面积S2与环形间隔腔的扇环形出口的扇环面积为S1之比处于优化取值区间内,具体地再通过增设垫块等方式抬高环形间隔腔的轴向高度H1,从而可获得较好的排气降噪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展示电机的转子组件安装在其曲轴上;
图2是图1中的转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二平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展示了第二平衡块的最大弧长A1以及对应的基准圆的周长A2;
图4是根据运用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电机的压缩机的试验结果的噪音OA值随S1/S2比值的变化曲线图;
图5是第二平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展示的第二平衡块未包括减重结构;
图6是第二平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展示的第二平衡块包括减重孔;
图7是第二平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展示的第二平衡块包括减重槽;
图8是第二平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展示的第二平衡块包括弧形中空腔;
图9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电机的压缩机在180Hz下的噪音频谱图,当S1/S2=2.7时,噪音OA值最小;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电机的压缩机在150Hz下的噪音频谱图,当S1/S2=2.7时,150Hz下的噪音OA值无恶化;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电机的压缩机在120Hz下的噪音频谱图,当S1/S2=2.7时,120Hz下的噪音OA值无恶化。
附图标记说明
1 曲轴 2 第一平衡块
3 转子铁芯 4 第二平衡块
5 挡板 6 垫块
7 排气腔 8 气流通道
41减重孔 42减重槽
43弧形中空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880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震动播放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管道清扫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