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第二类吸收式热泵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86957.2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35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邓大鹏;刘卫党;薛学营;王国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荏原冷热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15/02 | 分类号: | F25B15/02;F25B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李带娣,罗满 |
地址: | 265500 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第二 吸收 式热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量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第二类吸收式热泵。
背景技术
第二类吸收式热泵是一种利用大量的中低温热源产生少量能被利用的高温热能。即利用高低温热能驱动,在采用低温冷却水的条件下,制取热量少于但是温度高于中低温热源的热量,将部分中低品位热能转移到高品位,从而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
现有第二类吸收式热泵机组在使用时,机组被加热介质进出口温差比较小,应对被加热源大温差场合时,需要多个第二类吸收式热泵串联完成,存在投资成本大,运行操作复杂的弊端。
如何在满足被加热源温差大场合的需求前提下,降低投资成本,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包括发生器、冷凝器、吸收器和蒸发器,其中,所述发生器和所述吸收器形成溶液循环回路;所述吸收器内部设置有彼此独立的第一换热管道和第二换热管道;所述第一换热管道的进口与外界驱动热源管路连通,所述冷凝器内部的换热管道的进口与被加热介质管路连通;
所述第二类吸收式热泵还包括换热组件,用于对由所述吸收器流出的驱动热源和由所述冷凝器流出的被加热介质通过所述换热组件进行热量传递;
并且,所述换热组件的被加热介质出口与所述第二换热管道进口连通,以便经所述换热组件换热后的被加热介质流入所述吸收器内部与溶液进行热交换。
与现有技术被加热介质仅与吸收器中浓溶液变稀所释放的热能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类吸收式热泵中被加热介质升温能量来源于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冷凝器中蒸汽液化热能,第二部分为吸收器中浓溶液被稀释所释放的热能;即本实用新型中的热泵机组可以回收冷凝器中蒸汽液化释放的能量为被加热介质加热,不仅大幅度提高了单台机组的COP,可以将入口温度较低的被加热介质升温至比驱动热源温度更高的温度(大约比驱动热源温度高40℃),满足被加热介质高温及进出口大温差环境的使用需求,而且冷凝器中的液化热能被回收利用,大大降低了能源浪费率。
可选的,所述第一换热管道和第二换热管道上下并行设置,以便所述吸收器内部的溶液先与所述第一换热管道内部驱动热源换热后,再与所述第二换热管道内的被加热介质换热。
可选的,所述换热组件的驱动热源出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发生器内部的换热管道的出口管路。
可选的,所述吸收器内部的换热管道的进口与所述蒸发器内部的换热管道进口分别通过第一支管路和第二支管路连通同一驱动热源。
可选的,所述蒸发器内部的换热管道的出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发生器内部换热管道的进口。
可选的,还包括热交换器,设置于所述发生器和所述吸收器形成的溶液循环回路。
可选的,所述发生器的溶液出口与所述吸收器的溶液进口连通管路上设置有溶液泵;或者/和,所述冷凝器的冷凝水出口和所述蒸发器的冷凝水入口设置有溶剂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第二类热泵机组的结构原理图。
其中图1中部件名称与附图标记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如下所示:
发生器1,冷凝器2,蒸发器3,吸收器4,第一换热管道41,第二换热管道42,热交换器5,换热组件6,溶液泵7,冷剂泵8;驱动热源入口9,驱动热源出口10,被加热介质入口11,被加热介质出口 12。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指出的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应用于温差较大被加热源时,投入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本文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现有单台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COP较低,通常单级升温为0.48,两级升温为0.32,所谓COP值即为能效比,额定工况或者规定条件下,热泵机组的制热量与输入热量的比值。
也就是说,降低机组投入成本关键在于提高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 COP,针对如何提高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COP,降低能源浪费。本文对现有技术中的第二类吸收式热泵进行了详细研究。
现有技术中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包括发生器、冷凝器、吸收器和蒸发器,关于以上各部件的具体结构本文不做详细介绍,可以参考现有技术。被加热介质流经吸收器内部换热通道,同时吸收器换热管外部还通入来自发生器的浓溶液(溴化锂等冷媒溶液),浓溶液吸收来自蒸发器的水蒸气稀释放热进而将被加热介质加热升温。
吸收器中的稀溶液再次返后发生器被加热浓缩形成浓溶液,以进行下一循环。
其中,发生器内部的加热能量来自驱动热源。发生器中蒸发的水蒸气进入冷凝器,与通入冷凝器的冷却水换热,形成液态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荏原冷热系统(中国)有限公司,未经荏原冷热系统(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869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冷和制热用节流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分酒机的循环干燥结构及分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