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电解槽排烟支管的自控蝶阀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85233.6 | 申请日: | 2017-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561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陈丽新;袁永健;张海龙;谢照亮;黎衡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3/22 | 分类号: | C25C3/2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52100 | 代理人: | 刘楠,李余江 |
地址: | 550081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槽 排烟支管 自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铝电解槽排烟支管的自控蝶阀。
背景技术
电解铝生产时电解槽通过排烟支管连接到电解烟气净化系统,一套烟气净化系统的排烟干管一般情况下承担30~40台电解槽的排烟,为保证管网的排烟量平衡需在每台电解槽的排烟支管上设置调节蝶阀,但目前实际应用中阀门需根据计算出阀板的开度现场调节,而为了保证排烟管网的平衡,阀门的开启角度一般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这种要求在施工期和调试期靠人工是无法满足这种精确的手动调节,只能粗略调节。这种情况造成的结果就是整个排烟管网排烟失衡,靠近干管的电解槽排烟效果好,干管末端的电解槽烟气基本无法排走,使烟气弥散到车间内部,除了严重危害一线生产员工的身体健康,还造成铝电解生产原料氟化盐的流失。
排烟支管利用普通蝶阀为了实现管网排烟调节平衡,现场需要测试每一台电解槽排烟支管的风速及风压,而且还存在一个阀门的开度调整会影响其它所有排烟管的排烟,现场调试的工作量很大,要么只能粗略调节,要么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调节,即使管网调节平衡后一个阀门的误操作也会造成排烟管网系统失衡,该问题是电解烟气净化集气平衡的一个很大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电解槽排烟支管的自控蝶阀,一方面可实现排烟管网排烟的自动平衡,另一方面减少现场调试的难度,还可以降低阀门的投资和维护成本。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铝电解槽排烟支管的自控蝶阀,包括法兰,阀门内部设有阀板,在阀板中嵌入可拆卸孔板,通过内嵌的孔板的直径控制蝶阀对烟气流量;阀板通过与其叠合的阀板卡槽与所述孔板的边缘连接;在法兰的两块端盖间设有阀门外壁,在阀板上下两处与阀门外壁接触部位设有阀板关闭固定限位,阀板关闭固定限位在上下两处分别设置于阀板的不同侧。
该蝶阀由孔板的位置设定两个状态,一个为铝电解槽正常闭槽生产时阀板全关闭,一个为铝电解槽出铝液开槽时阀板全开状态。
该蝶阀还设有执行机构,执行机构的执行方式为手动或气动、电动、液动、电液动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电解槽生产时单台电解槽排烟只有两种状态,一种为正常闭槽生产小烟气量排烟,一种为开槽时阀门全开排烟,本实用新型对应配置。
根据铝电解生产排烟只有开槽和闭槽排烟两种状态的实际情况研发,阀门的阀板中间内嵌可快速拆装、更换孔板,阀门的烟气流通量和阻力通过内嵌孔板的直径控制,阀门对应电解实际生产的两种状态:电解槽开槽时完全开启阀门和电解槽闭槽生产时完全关闭阀门,阀门控制可与电解工艺联锁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阀体、阀板和执行机构和信号开关均可在工厂标准化生产、装配,孔板根据单台电解槽排烟量需要定制生产,孔板直接现场安装于阀板嵌槽内,安装、更换快速、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是孔板孔径的精确计算,孔径的确定必须根据排烟管网的配置精确计算。
本实用新型的执行机构方式灵活,可根据生产需要配置手动形式,也可以配置气动、电动、液动、电液动执行机构与电解工艺联锁动作,以满足自动化生产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铝电解电解槽排烟支管的自控蝶阀阀板关闭状态图;
图2本发明的铝电解电解槽排烟支管的自控蝶阀阀板开启状态图;
图3本发明的铝电解电解槽排烟支管的自控蝶阀阀板关闭状态左视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法兰,2-法兰螺栓孔,3-阀板关闭固定限位,4-孔板,5-阀板,6-阀板卡槽,7-孔板安装螺栓孔,8-阀门外壁,9-执行机构;L-阀门总长度,L1-阀体长度,D-公称通径,D1-螺栓孔通径,D2-法兰外径,D3-孔板孔径,D4-孔板外径,δ-法兰厚度,d-法兰螺栓孔孔径,n-法兰螺栓孔数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852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穿导线电缆
- 下一篇:一种信息传输效率高的复合式电缆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