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保空气净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84007.6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30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江美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掌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2 | 分类号: | F24F1/02;F24F3/16;F24F6/12;F24F11/89;F24F13/2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419 | 代理人: | 曹明兰 |
地址: | 510220 广东省广州市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空气 净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环保空气净化器,属于空气净化器领域。
背景技术
空气净化器中有多种不同的技术和介质,使它能够向用户提供清洁和安全的空气。常用的空气净化技术有:吸附技术、负(正)离子技术、催化技术、光触媒技术、超结构光矿化技术、HEPA高效过滤技术、静电集尘技术等。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521139576.2 的一种环保空气净化器,包括净化器本体,所述净化器本体上端设置有太阳能板,所述净化器本体下端设置有风扇,所述净化器本体内部设置有滤清器;所述太阳能板与风扇连接,所述风扇与滤清器连接。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现有的空气净化器在净化的过程中会将空气中的水蒸气都吸收了,导致空气变得干燥。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环保空气净化器,以解决现有的空气净化器在净化的过程中会将空气中的水蒸气都吸收了,导致空气变得干燥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环保空气净化器,其结构包括底座、机体、负离子发生器、活性炭滤芯、加湿装置、操作面板、显示屏、检测器、出风口、滤网、进风口,所述活性炭滤芯与负离子发生器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活性炭滤芯上设有操作面板,所述活性炭滤芯设在底座上,所述活性炭滤芯通过底座与滤网连为一体,所述活性炭滤芯上端与加湿装置相连接,所述活性炭滤芯通过操作面板与检测器保持一定距离,所述活性炭滤芯与机体采用间隙配合,所述活性炭滤芯通过机体与进风口相连通,所述操作面板中间位置设有显示屏,所述检测器设在加湿装置下,所述加湿装置共设有两个,分别连接在操作面板的左右两端,所述滤网通过检测器与出风口相连通,所述负离子发生器通过操作面板与检测器连为一体。所述加湿装置由照明灯、调节器、换能器、水箱、缺水指示灯、出雾口组成,所述照明灯设在调节器上,所述调节器通过换能器与出雾口保持一定距离,所述调节器与换能器采用嵌入配合,所述换能器顶部设有照明灯,所述照明灯上端设有水箱,所述水箱上设有缺水指示灯,所述水箱与出雾口相连通,通过出雾口连接操作面板。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与机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机体右下端设有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负离子发生器通过机体与滤网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面板右侧设有检测器。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通过滤网与出风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滤网采用HEPA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活性炭滤芯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设有加湿装置,首先连接电源,通过进风口进入,用负离子发生器在空气中寻找空气中的污染颗粒物,并与其凝聚成团,主动将其沉降,用活性炭滤芯与滤网来进行净化,用显示屏和检测器查看空气的指数,用出雾口与水箱进行工作,通过出雾口与出风口相连接,提高空气的湿度。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环保空气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加湿装置示意图。
图中:底座-1、机体-2、负离子发生器-3、活性炭滤芯-4、加湿装置-5、照明灯-501、调节器-502、换能器-503、水箱-504、缺水指示灯-505、出雾口-506、操作面板-6、显示屏-7、检测器-8、出风口-9、滤网-10、进风口-1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掌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掌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840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室内甲醛的净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药方审定的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