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冷新型上料台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83455.4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935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马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中重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82 | 分类号: | B65G47/82;F25D1/02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11 | 代理人: | 刘莹 |
地址: | 300409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冷 新型 台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带钢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钢生产线上具有更加可靠稳定的上料台架。
背景技术
钢坯从上料台架进入上料辊道,进而进入下面各个轧制规程。可以说上料台架是整个轧制线的源头,所以上料台架是否安全稳定工作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轧制线的能否稳定有序的工作。现有的上料台架如图1-3所示,这种上料台架不耐高温,轴承容易受到高温的钢坯的影响而减少使用寿命;同时,装有轴承的轮子随动梁移动,只能用手动润滑,很不方便;此外,固定梁采用的是一个底座上面铺一个钢轨的结构形式,钢坯在钢轨上面滑动,这种形式使得钢轨受到热钢坯的热传导和摩擦产生的巨大热量让固定梁温度很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水冷新型上料台架,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耐高温,便于集中润滑和维修,可保证上料过程安全稳定并有序进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水冷新型上料台架,包括若干相互平行的固定梁,相邻两个固定梁之间均设有动梁;
动梁一端连接液压缸,并可在液压缸的作用下沿固定梁长度方向往复移动;动梁两侧均滑动连接有轮子,轮子安装在轴上,且两者键连接;轴上正对轮子一端设有挡板,远离轮子一端安装有轴承,轴承安装在水冷轴承座内;水冷轴承座固定在轴承座底座上,水冷轴承座外侧连接端盖;动梁上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活块,若干活块均与动梁通过销轴连接。
进一步的,固定梁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有水冷管,水冷管与冷水源连通;水冷管上固定连接有表面光滑的承压块。
进一步的,所述水冷管为钢管,承压块为不锈钢圆钢。
进一步的,动梁两侧轴上的轴承均为两个,且两个轴承之间均用轴套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水冷轴承座内顶部设有注水空腔,与注水空腔正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均与注水空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水冷轴承座的侧壁上设有用于油气润滑的注油口,注油口位于进水口的下方;水冷轴承座与轴承接触处设有油沟。
进一步的,若干活块均匀分布在动梁上;若干活块在竖直状态下其顶部高度大于承压块的顶部高度。
进一步的,动梁纵截面为“工”字型。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冷新型上料台架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冷新型上料台架,对原有动梁的结构进行改进,让轴承座固定,不再随动梁移动,具有工作稳定、便于维修、可集中润滑的特点;其中最大的优点是改进了轴承座的结构,由单轴承改为双轴承并加入了用于水冷的注水空腔,使上料台架可以克服高温的钢坯,从而使上料台架使用寿命和使用的稳定性得到了提高,生产效率得到了保障。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冷新型上料台架,固定梁采用在底座上设置水冷管和承压块,在水冷管内通流动的冷的净环水,带走由于热钢坯热传导的热量,这样可使固定梁的温度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控制;在轴承座上增设油气润滑用注油孔,润滑方便,轴承座依然是一个整体的结构,维修时可整体吊装,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的上料架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面图;
图3图2中F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水冷新型上料台架的主视图;
图5为图4中A-A处的剖面图;
图6为图5中G处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水冷新型上料台架中水冷轴承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活块;2-固定梁;3-钢轨;4-钢坯;5-轴;6-轮子;7-油杯;8-第一毡圈;9-端盖;10-透盖;11-轴承;12-第二毡圈;13-液压缸;14-动梁底座;15-动梁;16-导向架;17-轴承座底座;18-水冷轴承座;1801-注水空腔;1802-进水口;1803-出水口;1804-注油口;1805-油沟;19-承压块; 20-水冷管;21-挡板;22-轴套;23-底座;24-键。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中重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中重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834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