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梯轿厢门气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83392.2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57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王要辉;王杰豪;王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洲富士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3/30 | 分类号: | B66B13/30;B66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91 | 代理人: | 黄耀钧 |
地址: | 422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轿厢门 气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密装置,具体为一种电梯轿厢门气密装置,属于电梯运输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9世纪中期开始出现液压电梯,80年代,驱动装置有进一步改进,如电动机通过蜗杆传动带动缠绕卷筒、采用平衡重等,19世纪末,采用了摩擦轮传动,大大增加电梯的提升高度,电梯一般包括机房部分、井道及底坑部分、轿厢部分、层站部分,其中轿厢包含有轿厢门结构,轿厢门结构对于轿厢的安装和电梯运行有很大影响,轿厢门结构中包含有气密装置。
但是现有的轿厢气密装置在使用时仍然存在一定缺陷,现有的气密装置虽然能够将轿厢门进行气密工作,但是其气密性不足,且气密装置工作效率低,不具备减震效果,从而会影响气密装置的使用寿命,也会降低电梯运行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电梯轿厢门气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电梯轿厢门气密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电梯轿厢门气密装置,包括第一轿门与第二轿门,所述第一轿门一端设置凹形槽,所述凹形槽一侧设置两个充气橡胶,所述第二轿门一端设置凸形结构,且所述凸形结构一侧设置若干个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一端设置橡胶板,所述橡胶板一侧设置若干个橡胶板螺孔,所述充气橡胶一侧设置气流管道,所述气流管道一端设置充气泵,所述充气泵上方设置气流孔,所述充气泵一侧设置电源线,所述减震装置外侧套设伸缩罩,所述伸缩罩一端设置伸缩杆座,所述伸缩杆座上方设置若干个杆座螺孔,所述伸缩杆座中部设置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一端设置伸缩杆螺孔。
优选的,为了使所述凸形结构能够预设所述凹形槽卡合,所述凸形结构与所述凹形槽大小向匹配。
优选的,为了使所述橡胶板与所述凸形结构能够固定连接,所述橡胶板螺孔与所述伸缩杆螺孔大小相匹配,且通过螺栓连接。
优选的,为了使所述充气泵有电力来源,从而能够进行充气与放气,所述充气泵与所述电源线呈电性连接。
优选的,为了使电梯门在关闭时,所述凸形结构与所述凹形槽接触更加平稳,从而使充气橡胶更少受到冲击压力,所述凸形结构通过减震装置与所述橡胶板连接,且所述橡胶板与所述凹形槽大小相匹配。
优选的,为了使所述充气橡胶通过充气泵进行气流转换,从而进行气密工作,两个所述充气橡胶通过气流管道与所述充气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第一轿门一端设置凸形结构,且在第二轿门一端设置凹形槽,使得轿门在关闭时,门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通过在凸形结构异常设置减震装置,且在减震装置一端设置橡胶板,使得凸形结构与凹形槽在卡合时,所产生的冲击效果,从而使轿门关闭时更加安全稳固,增加了轿门的使用寿命,通过在第二轿门一端设置充气橡胶,且在第二轿门内部设置气流管道与充气泵,使得轿门关闭时,能够进行气密工作。装置具有安全稳定性高,气密效果更佳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轿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减震装置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减震装置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轿门,2、第二轿门,3、凸形结构,4、减震装置,5、橡胶板螺孔,6、橡胶板,7、充气橡胶,8、凹形槽,9、气流管道,10、电源线,11、充气泵,12、气流孔,13、伸缩罩,14、伸缩杆,15、伸缩杆螺孔,16、伸缩杆座,17、杆座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洲富士电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亚洲富士电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833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电梯门把手及其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航空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