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多功能人工模拟降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82667.0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63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杨媛媛;王添;王飞超;李晓腾;李鹏;李占斌;徐国策;程圣东;任宗萍;董珊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61214 | 代理人: | 韩玙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多功能 人工 模拟 降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多功能人工模拟降雨装置。
背景技术
降雨是引起地面水土流失、滑坡、崩塌、泥石流以及城市内涝等自然灾害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地学、农学、工程水文学等学科领域内,许多重要研究课题,都要以降雨影响因子来进行实验研究,特别是在研究土壤侵蚀过程、泥石流以及海绵城市措施评估等方面,运用的更为广泛。有效地使用人工模拟降雨装置来重现天然降雨,是一种较理想的降雨方法,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既能节约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又能在短时期内重复实验,缩短实验周期,还可以根据实验的需要,实时调整降雨特性。
近年来,人工模拟降雨装置日臻完善,由简单到复杂,从小型到大型,从手工操作到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模拟装置等。但是,由于喷头碎流板的缝隙比较小,水体中的杂质容易导致喷头堵塞,尤其对于野外模拟降雨实验,喷头堵塞的几率更大。但是对于目前的降雨装置,当喷头故障时,为了保持雨强的一致性,需要在原位更换喷头,但是这样就造成降雨过程的不连续性,对整个实验的完整性和科学性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天然降雨中降雨峰值是变化的,对于实现同一装置下分区模拟不同雨强的降雨过程一直并未得到解决;在实际的模拟降雨实验中,根据实验坡面尺度的不同,需要配置不等数量的降雨喷杆,以满足实验要求,但其移动装卸不便,对于实现同一套装置上不同尺度的降雨尚未得到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多功能人工模拟降雨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工模拟降雨装置喷头故障下不能够实现连续降雨,雨强空间异质性以及降雨面积单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多功能人工模拟降雨装置,包括通过滑动机构设置在底座上面的降雨装置,降雨装置包括 PLC控制器以及对称设置的第一展开机构A和第一展开机构B,第一展开机构A又连接有第二展开机构A,第一展开机构B又连接有第二展开机构B,底座内部设置有电机和水泵,水泵通过电线Ⅱ及电线Ⅰ与PLC控制器连接,PLC控制器通过电线Ⅰ和电线Ⅲ控制电机Ⅰ,底座底部设置有脚轮。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滑动机构包括连接于电机上方的转轴,转轴穿过设置在底座上方的平台后与旋转台连接,旋转台位于平台上方,转轴穿过平台而与平台不接触,旋转台上设置有导轨,导轨上安装有滑块,滑块上方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上方连接有固定件,导轨外接电机Ⅳ,电机Ⅳ与 PLC控制器通过电线Ⅲ及电线Ⅰ连接。
降雨装置具体结构为:包括分别连接于固定件两端的伸缩杆Ⅰ和伸缩杆Ⅳ,伸缩杆Ⅰ与第一展开机构A连接,伸缩杆Ⅳ与第一展开机构B连接,伸缩杆Ⅰ和伸缩杆Ⅳ均通过电线Ⅳ及电线Ⅰ与PLC控制器连接。
第一展开机构A具体结构为:包括与伸缩杆Ⅰ连接的载台Ⅰ,载台Ⅰ底部通过连接杆Ⅰ连接有电机Ⅱ,载台Ⅰ上方安装有伸缩杆Ⅱ和喷杆Ⅰ,伸缩杆Ⅱ通过电线Ⅳ及电线Ⅰ与PLC控制器连接,喷杆Ⅰ上方安装有喷头Ⅰ,伸缩杆Ⅱ通过连接件Ⅰ与喷杆Ⅰ相连接,伸缩杆Ⅰ与载台Ⅰ之间还安装有电磁阀Ⅰ,电磁阀Ⅰ的一端与水泵通过管道连接,电磁阀Ⅰ的另一端与喷杆Ⅰ连接;
第一展开机构B结构具体为:包括与伸缩杆Ⅳ连接的载台Ⅱ,载台Ⅱ底部通过连接杆Ⅱ连接有电机Ⅲ,载台Ⅱ上方安装有伸缩杆Ⅲ和喷杆Ⅱ,喷杆Ⅱ上方安装有喷头Ⅱ,伸缩杆Ⅲ通过连接件Ⅱ与喷杆Ⅱ相连接,伸缩杆Ⅳ与载台Ⅱ之间还安装有电磁阀Ⅱ,电磁阀Ⅱ的一端与水泵通过管道连接,电磁阀Ⅱ的另一端与喷杆Ⅱ连接,伸缩杆Ⅲ通过电线Ⅳ及电线Ⅰ与PLC控制器连接。
第二展开机构A具体结构为:包括伸缩杆Ⅴ,伸缩杆Ⅴ一端与电机Ⅱ的转轴连接,电机Ⅱ与PLC控制器通过电线Ⅲ及电线Ⅰ连接,伸缩杆Ⅴ另一端与载台Ⅲ连接,伸缩杆Ⅴ与载台Ⅲ之间还设置有电磁阀Ⅲ,载台Ⅲ上方安装有伸缩杆Ⅵ和喷杆Ⅲ,喷杆Ⅲ上方安装有喷头Ⅲ,喷杆Ⅲ与伸缩杆Ⅵ通过连接件Ⅲ连接,电磁阀Ⅲ的一端与水泵通过管道连接,电磁阀Ⅲ的另一端与喷杆Ⅲ连接,伸缩杆Ⅴ和伸缩杆Ⅵ均通过电线Ⅳ及电线Ⅰ与PLC控制器连接,伸缩杆Ⅴ的底部还安装有万向轮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826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