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自动清洗的滤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81209.5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54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华;赵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金强工贸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5/02 | 分类号: | B01D65/02;C02F1/4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膜 双屏 滤芯系统 自动清洗 滤芯 本实用新型 清洗罐 滤管 储水箱 清洗口 存储 污水处理装置 封闭连接 两端固定 水管连接 出水口 过滤膜 进水口 净水口 原料液 圆筒状 套在 筒壁 细孔 清洗 容纳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自动清洗的滤芯系统,其包括储水箱、滤芯和清洗罐;储水箱为存储待处理原料液的装置;滤芯包括纳米双屏面膜和容纳纳米双屏面膜的滤管,纳米双屏面膜为圆筒状,纳米双屏面膜筒壁上设有若干细孔,滤管套在纳米双屏面膜外面,纳米双屏面膜的两端与滤管的两端固定封闭连接,滤芯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净水口、清洗口;清洗罐为存储用来清洗滤芯的溶液的装置,清洗罐与清洗口通过水管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滤芯系统可自动清洗,对过滤膜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自动清洗的滤芯系统可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装置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自动清洗的滤芯系统。
背景技术
为防治水污染、缓解水资源短缺,近年来国家大力实施节能减排政策,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不断加大对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同时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城镇污水处理行业发展迅速。
通过渗透过滤的方法对污水进行处理具有处理效果好,可自动化连续操作,不影响产品水的水质等优点,在国内污水处理装置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其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容易出现能耗高、产水率低、出水效果不稳定、设备使用寿命短等一系列问题,其主要通过原因是污水污染物容易使渗透过滤膜堵塞,导致设备难以运行。
中国专利201621068555.0公开了一种快速高效且环保的污水过滤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内部终端设有隔板,所述本体通过隔板分设有两个处理仓,且处理仓内部设有第一液压杆和第二液压杆,第一液压杆和第二液压杆的顶端均与过滤板的下表面连接,过滤板的两侧均设有滑槽,隔板的上部设有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的左侧设有渗透膜,渗透膜的右侧设有电磁阀,本体的顶端设有第二通孔,输出管的另一端通过穿插第二通孔延伸至本体的内部,处理仓下端中部设有污染物出口。
中国专利201110316462.0公开了一种能够实现在线自动反洗的保安过滤器,其包括内部设置有多个滤芯的过滤器体,在过滤器体的出水端和进水端分别设置有出水阀和入水阀,同时所述的过滤器体上还设置有清洗入水阀以及清洗出水阀,所述清洗入水阀以及清洗出水阀分别设置在过滤器体的出水端和入水端,保安过滤器入水端和出水端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上述方式的缺陷在于:
1、通过在两个处理仓中设置污染物出口可将过滤后的污水排出,但是过滤板孔上的污染物没有经过清洗手段难以去除,随着表面污染物的增多也容易导致过滤板失效,设备停止运行。
2、通过在过滤器体的出水端和入水端分别设置清洗入水阀以及清洗出水阀对过滤器进行反向清洗,其清洗后的污水从进水端的清洗出水管流出,容易残留部分污水从进水端流向水泵等,且该装置需要附加多种部件,增加了过滤装置的复杂程度,清洗速度慢,在处理大量污水时难以适用。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自动清洗的滤芯系统成为了业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自动清洗的滤芯系统,其通过自动清洗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自动清洗的滤芯系统,其包括:
储水箱、滤芯和清洗罐;
储水箱为存储待处理原料液的装置;
滤芯包括纳米双屏面膜和容纳纳米双屏面膜的滤管,纳米双屏面膜为圆筒状,纳米双屏面膜筒壁上设有若干细孔,滤管套在纳米双屏面膜外面,纳米双屏面膜的两端与滤管的两端固定封闭连接,滤芯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净水口、清洗口;
清洗罐为存储用来清洗滤芯的溶液的装置,清洗罐与清洗口通过水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金强工贸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金强工贸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812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