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油气分离滤芯密封垫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81187.2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304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剑敏;张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士诺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02 | 分类号: | F04C29/02;F04C2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2018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油气分离 密封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垫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油气分离滤芯密封垫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喷油回转空气压缩机油气分离滤芯的功能是将压缩过程中用于润滑、冷却、密封等功能的油和压缩空气分离,分离出来的油回到机头循环使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供后级使用,分离后的气体含油量越少,滤芯压力降越低越好。
油气分离过程中,压缩空气在穿过油气分离滤芯的玻璃纤维滤层时会产生静电,如果油气分离滤芯的导电性能不佳,很容易造成静电积累,遇火花引起爆燃,危及空气压缩机的安全。而油气分离滤芯要保证良好的导电性能,首先滤芯本身各金属件一定要相互导电;再者滤芯安装在油气分离桶内,滤芯和油气分离桶也必须要相互导电。这样产生的静电会由滤芯传导给空气压缩机,并由空气压缩机所带的接地保护线,将静电导出。
油气分离滤芯安装在油气分离桶内,滤芯上端盖的上边和下边各贴有一片密封垫,用来保证油气分离滤芯安装到油气分离桶内的密封性能。
传统的油气分离滤芯密封垫选用石棉橡胶板,石棉橡胶板密封性能良好,但导电性能不佳。为了保证滤芯和油气分离桶相互导电,通常在每片密封垫上订两个书钉作为导电钉。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新型油气分离滤芯密封垫,避免了导电钉订合不到位、导电钉生锈等现象,由此避免危及空气压缩机的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油气分离滤芯密封垫,其中,包括:
石棉橡胶板,所述石棉橡胶板为环形,所述石棉橡胶板的表面复合一层石墨涂层;
两紫铜导电片,所述紫铜导电片为一矩形金属片,所述矩形金属片沿其长度方向分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部分的一端,所述第二部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部分;每一所述紫铜导电片夹于所述石棉橡胶板的内径的边缘,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石棉橡胶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石棉橡胶板的内径的侧壁,所述第三部分位于所述石棉橡胶板的下表面;
两导电钉,每一所述导电钉贯穿所述紫铜导电片的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石棉橡胶板和所述紫铜导电片的所述第三部分。
上述一种新型油气分离滤芯密封垫,其中,每一所述紫铜导电片的厚度为0.05~0.06mm。
上述一种新型油气分离滤芯密封垫,其中,所述密封垫宽为所述密封垫的外径与所述密封垫的内径之差。
上述一种新型油气分离滤芯密封垫,其中,所述第一部分的宽度等于所述紫铜导电片沿所述石棉橡胶板的两所述导电片所在直径方向的尺寸。
上述一种新型油气分离滤芯密封垫,其中,所述紫铜导电片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宽度乘以二加上二。
上述一种新型油气分离滤芯密封垫,其中,所述密封垫宽为10mm至19mm,所述第一部分的宽度为7mm。
上述一种新型油气分离滤芯密封垫,其中,所述密封垫宽为20mm至29mm,所述第一部分的宽度为12。
上述一种新型油气分离滤芯密封垫,其中,所述密封垫宽为30mm至39mm,所述第一部分的宽度为17mm。
上述一种新型油气分离滤芯密封垫,其中,所述密封垫宽大于40mm,所述第一部分的宽度为22mm。
1、本实用新型的石棉橡胶板的表面复合一层石墨涂层,既保证了导电性能,又保证密封垫的密封性能。
2、本实用新型考虑到导电钉接触面比较小的问题,选用厚度0.05-0.06mm的紫铜作为导电片,将导电钉与紫铜导电片一起订在密封垫上,更加保证了密封垫的导电性能。同时不同尺寸规格的密封垫,还规定了紫铜导电片的尺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油气分离滤芯密封垫的附视图;
图2为图1的A-A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油气分离滤芯密封垫的紫铜导电片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油气分离滤芯密封垫的第一部分的宽度、密封垫宽和紫铜导电片的长度的表格。
附图中:1、石棉橡胶板;2、紫铜导电片;21、第一部分;22、第二部分;23、第三部分;3、导电钉;D、第一部分的宽度;N、密封垫宽;L、紫铜导电片的长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士诺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士诺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811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缩机构和压缩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直热式压风机余热回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