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井下泡沫发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780118.X | 申请日: | 2017-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576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 发明(设计)人: | 吴冬;杨洁;吴享远;毕圣;胡庆榆;付强;王书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43/22 | 分类号: | E21B43/22;E21B3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周子轶 |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 泡沫 发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油工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井下泡沫发生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提高油田稀油开发效果,在注入井中采用氮气泡沫流体驱油。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发现,由于井深及近井地带管壁常存在污垢等情况,传统的地面发泡装置只能在地面混合发泡,无法保证井底产生的泡沫质量,对油层的处理不是十分的理想,不能保证井底气、液两相液体处于高速紊流状态及产生连续、稳定地高质量的泡沫,导致驱油效果不是十分理想。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井下泡沫发生器,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井下泡沫发生器,能够在井底产生连续、稳定地高质量的泡沫,使驱油效果更加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井下泡沫发生器,包括:
封隔器,所述封隔器具有沿其轴线方向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第一泡沫发生机构,设置在所述封隔器的第一端,用于进行第一次发泡;
第二泡沫发生机构,设置在所述封隔器的第二端,用于进而第二次发泡。
优选地,所述第一泡沫发生机构包括:
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封隔器的第一端连接;
喷嘴,所述喷嘴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内,所述喷嘴具有朝向所述封隔器设置并用于喷射出发泡剂的喷射部;
用于向所述第一本体内导入氮气的氮气流道,所述氮气流道临近于所述喷射部,且位于所述喷射部与所述封隔器之间;
扩散部,所述扩散部用于接收所述喷嘴喷射出的发泡剂和由所述氮气通道流入的氮气,从而进行第一次混合发泡。
优选地,所述第一泡沫发生机构包括混合部,所述混合部均与所述喷射部和所述氮气流道连通,用于将发泡剂和氮气混合。
优选地,所述氮气流道位于所述喷嘴的第二端与所述混合部之间,所述氮气通道朝向第二端倾斜。
优选地,所述氮气流道包括开设在所述第一本体侧壁的通孔,以及由所述喷嘴的第二端与所述混合部之间形成的第一间隙空间。
优选地,所述喷嘴垂直于轴线的截面的截面积自其第一端向第二端逐渐变小。
优选地,所述扩散部垂直于轴线的截面的截面积自其第一端向第二端逐渐变大。
优选地,所述混合部和所述扩散部一体构造。
优选地,所述第二泡沫发生机构包括:
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封隔器的第二端连通;
中心管,所述中心管设置在所述第二本体内,所述中心管沿所述封隔器轴线的两端封堵,所述中心管与所述的第二本体之间形成有用于与所述封隔器连通的第二间隙空间;
导向盘,所述导向盘设置在所述第二间隙空间内。
优选地,所述中心端的两端设置有堵头。
优选地,所述导向盘包括设置在所述中心管外壁上的导向盘。
优选地,所述第二间隙空间呈环形。
优选地,所述第二泡沫发生机构包括分液器,所述分液器与所述第二本体固定连接,所述中心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分液器连接,所述分液器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第二间隙空间与所述封隔器连通的第一贯穿孔。
优选地,第二泡沫发生机构包括出液盘,所述出液盘与所述第二本体固定连接,所述中心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出液盘连接,所述出液盘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间隙空间连通的第二贯穿孔。
优选地,所述导向盘用于使泡沫流呈快速螺旋流动,进而使氮气与发泡剂充分接触以便进行二次发泡。
综上,本申请中的井下泡沫发生器能够在井底产生连续、稳定地高质量的泡沫,使驱油效果更加理想,可用在任何需要注入泡沫流体的地方,能够保证产生连续稳定的高质量泡沫,提高原油的开采效果。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井下泡沫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1、第一接头;2、第一本体;3、喷嘴;4、第一间隙空间;5、通孔;61、混合部;62、扩散部;7、封隔器;8、第二本体;9、分液器;10、第一堵头;11、导向盘;12、出液盘;13、第二堵头;14、第二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801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