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硬聚氯乙烯电工套管挤出生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77974.X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07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余蛟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龙晨管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88 | 分类号: | B29C47/88;B29C47/08;B29L23/00 |
代理公司: | 南昌赣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6129 | 代理人: | 张文宣,刘锦霞 |
地址: | 3342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氯乙烯 电工 套管 挤出 生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工套管挤出生产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硬聚氯乙烯电工套管挤出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硬聚氯乙烯电工套管在被热熔炉挤出后,需要快速的冷却成型,一般通过冷却池进行冷却成型。硬聚氯乙烯电工套管在冷却成型过程中,会释放出有毒气体,被冷却池中的液体吸收。现有一般仅采用一个冷却池对所述硬聚氯乙烯电工套管进行冷却,液体长时间吸收有毒气体后,硬聚氯乙烯电工套管从液体里面经过也会沾染上浓度较高的有毒液体,造成管材质量不合格;如果勤更换冷却池内的液体又会造成液体的浪费,增加成本;而且一个冷却池连续使用,液体热量难以散发,冷却效果会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硬聚氯乙烯电工套管挤出生产装置,其能够降低所述硬聚氯乙烯电工套管从所述冷却池出来后的有毒物质粘粘,同时节省液体的用量,节约成本。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硬聚氯乙烯电工套管挤出生产装置,包括热熔炉、位于热熔炉一侧的第一冷却成型池、位于所述第一冷却成型池远离所述热熔炉一侧的第二冷却成型池、位于所述第二冷却成型池远离所述第一冷却成型池一侧的拉料机,以及位于所述拉料机远离所述第二冷却成型池一侧的剪切台;所述热熔炉上设置有料斗,所述热熔炉、所述第一冷却成型池、所述第一冷却成型池均具有输送孔,各所述输送孔处于同一高度;所述第一冷却成型池及/或所述第二冷却成型池内设置有回形管,所述回形管的两端与外部连通,所述回形管内填充有冷却液。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冷却成型池及/或所述第二冷却成型池底部设置有搅拌棒。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棒上设置有搅拌片。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热熔炉与所述第一冷却成型池之间设置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与所述输送孔的底部平齐。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件还包括与所述支撑板连接的升降杆,以及与所述升降杆配合的齿轮。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冷却成型池上方设置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上设置有进液阀,所述第一冷却成型池底部与放液管连通,所述放液管上设置有放液阀;及/或所述第二冷却成型池上方设置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上设置有进液阀,所述第二冷却成型池底部与放液管连通,所述放液管上设置有放液阀。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原料桶及将所述原料桶与所述料斗连通的输料管,所述输料管上设置有真空泵。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输料管靠近所述原料桶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进料口。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剪切台与所述拉料机之间设置有剪切刀。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剪切台远离所述拉料机一端设置有接近感应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第一冷却成型池对硬聚氯乙烯电工套管进行初步冷却,并吸收硬聚氯乙烯电工套管排放的有毒气体,然后通过第二冷却成型池对硬聚氯乙烯电工套管进行再次冷却,并对硬聚氯乙烯电工套管进行清洗,降低所述硬聚氯乙烯电工套管上的有毒物质粘粘,并且可以降低所述第一冷却成型池内的液体和所述第二冷却成型池内的液体更换频率;同时利用回形管对第一冷却成型池及/或第二冷却成型池内的液体进行降温,以提高所述第一冷却成型池及/或第二冷却成型池对硬聚氯乙烯电工套管的冷却速度,缩短所述第一冷却成型池及/或第二冷却成型池的长度,减少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硬聚氯乙烯电工套管挤出生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热熔炉;110、料斗;120、支撑件;121、支撑板;122、升降杆;123、齿轮;200、第一冷却成型池;210、回形管;220、搅拌棒;221、搅拌片;230、进液管;231、进液阀;240、放液管;241、放液阀;300、第二冷却成型池; 400、拉料机;410、上夹持机构;420、下夹持机构;500、剪切台;510、剪切刀;520、接近感应器;600、上料机构;610、原料桶;620、输料管;621、进料口;630、真空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龙晨管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西省龙晨管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779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冷定径套
- 下一篇:一种可控温式克拉管变径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