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火电厂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废水分类回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76737.1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21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陈皓;张达光;慕晓炜;张哲;蒋春晓;唐彦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2 | 分类号: | C02F1/4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4 | 代理人: | 王志兴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电厂 离子交换 树脂 再生 废水 分类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电厂废水处理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火电厂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废水分类回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节能减排政策在火电行业内的实施,我国废水排放标准的要求日益严格,尤其是最新颁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更是将水环境保护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火电厂作为用排水大户,提倡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实现废水零排放意义重大。在火电厂,实现废水零排放的难点主要在于处理脱硫废水和化学再生废水。目前的处理方式通常是将这两种废水浓缩减量后进行终端处理,但是由于终端处理系统造价昂贵,使用这种方法成本高,因此必须减少脱硫废水和化学再生废水的产生。化学再生废水的主要来源包括锅炉补给水和精处理系统冲洗和再生废水。
火电厂离子交换树脂在系统投运和再生过程中,往往排放大量的废水,主要包括阴、阳、混床冲洗废水、再生反洗排水、再生酸碱废水、正洗排水等。
目前火电厂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废水均先排至再生水废水池,然后进入工业废水处理系统,树脂再生过程废水未分类收集,废水排放量大,重复利用率低,因此急需对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废水分类收集以减少需要处理的废水量。而目前的再生废水分类收集系统改造的内容复杂,如果设备本体改动大,则投资成本高,不易实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将再生废水分类以解决再生废水排放量大的问题的火电厂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废水分类回用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火电厂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废水分类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水收集池(1)、输送管路(2)、废水输送泵(3)以及第一控制阀(8)和第二控制阀(9)。
废水输送泵(3)的输入端连通废水收集池(1)。
第一控制阀(8)和第二控制阀(9)的一端连接废水输送泵(3)的输出端,第一控制阀(8)和第二控制阀(9)的另一端分别连通回用系统去路(6)和废水处理系统去路(7)。
废水输送泵(3)与第一控制阀(8)和第二控制阀(9)之间的输送管路(2) 上设有pH表(4)和电导率表(5)。
第一控制阀(8)为常关阀,第二控制阀(9)为常开阀。
废水输送泵(3)与第一控制阀(8)和第二控制阀(9)之间的输送管路(2) 上还依次设有逆止阀(10)和手动阀(11)。
根据回用系统水质要求设置pH值和电导率值指标,当指标合格时,开启第一控制阀(8)且关闭第二控制阀(9),废水排至回用系统去路(6)直接重复利用;当指标不合格时,关闭第一控制阀(8)且开启第二控制阀(9),废水排至废水处理系统去路(7)进一步处理,从而使再生废水分类以解决再生废水排放量大的问题。
输送管路(2)还并联有备用输送管路(2’),备用输送管路(2’)上设置有备用废水输送泵(3’)。
备用输送管路(2’)上位于备用废水输送泵(3’)后面还依次设置有备用逆止阀(10’)和备用手动阀(11’),备用逆止阀(10’)和备用手动阀(11’) 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控制阀(8)和第二控制阀(9)。
当输送管路(2)或其上并联的废水输送泵(3)出现故障时,可以启动输送管路(2’)和备用废水输送泵(3’),保障火电厂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废水分类回用系统的正常运行。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实现了再生废水分类处理,解决了再生废水排放量大的问题,提高了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
(2)减少了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废水量,缓解了工业废水处理系统的压力;
(3)该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成本较低,容易实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火电厂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废水分类回用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火电厂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废水分类回用系统,包括废水收集池1、输送管路2、废水输送泵3,以及第一控制阀8和第二控制阀9。
废水输送泵3的输入端连通废水收集池1。
第一控制阀8和第二控制阀9的一端连接废水输送泵3的输出端,第一控制阀8和第二控制阀9的另一端分别连通回用系统去路6和废水处理系统去路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未经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767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