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的槽型梁桥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76564.3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757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刘超;刘国平;王俊颜;赵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罗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E01D19/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竺路玲 |
地址: | 2017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高性能混凝土 钢筋构造 槽型梁 钢筋网 本实用新型 加固层 梁桥面 桥面板 槽型 植入 钢筋 架设 超高性能混凝土层 极限承载力 常温养护 传统桥梁 高耐久性 横向钢筋 交叉形成 施工条件 使用寿命 网状结构 向上倾斜 纵向钢筋 嵌入槽 浇注 原槽 养护 施工 交通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的槽型梁桥面结构,包括槽型梁、架设于槽型梁之间的第一桥面板以及位于第一桥面板底部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层;其中,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层包括与槽型梁连接的钢筋构造和浇注于钢筋构造中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层;所述钢筋构造包括植入钢筋和钢筋网;植入钢筋一端横向嵌入槽型梁,另一端向上倾斜用于架设钢筋网;所述钢筋网为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交叉形成的网状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施工条件简单、施工速度快的特点,减少了传统桥梁加固方案对交通的干扰和影响,大幅提高原槽型梁的极限承载力,具有较好的经济性,而且由于超高性能混凝土本身的高耐久性和常温养护特性,使其使用寿命更长并降低了养护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加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的槽型梁桥面结构及其加固方法。
背景技术
槽型梁桥作为一种公路系统上应用广泛的桥梁形式,由于设计上的不合理,及施工质量的难以保证,使得其容易出现顶底板裂缝,钢筋锈蚀等病害。槽型梁之间搭设的预制板,难以保证整体受力,故预制板易出现裂缝或掉落破坏。
目前采用的加固方法主要有钢筋混凝土模注加固法、贴钢板或钢筋加固法、贴纤维材料加固法等。而常见的钢筋混凝土模注加固法中效果较好的是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但目前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均需高温蒸汽养护,这可使其过高的收缩徐变在养护阶段就尽量消除,保证了超高性能混凝土在之后的使用中不会因为收缩徐变产生大的裂缝,但其高温蒸汽养护时间长,施工繁琐,其养护时间不小于 48小时。上述加固方法均需要封闭交通,对交通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且加固之后的结构需要很好的养护,耐久性难以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的槽型梁桥面结构及其加固方法,其采用性能优异的仅需常温养护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在桥面以下进行维修加固,无需封闭交通,降低了对交通的阻碍,减少了相应的施工费用,增强耐久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的槽型梁桥构造,包括槽型梁、架设于槽型梁之间的第一桥面板以及位于第一桥面板底部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层;其中,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层包括与槽型梁连接的钢筋构造和浇注于钢筋构造中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层。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高强度、高延性的材料,其采用全细骨料、较低的水灰比、添加减水剂等一系列方法形成致密的水泥浆体,这使得水、氯离子等腐蚀性物质难以进入超高性能混凝土内部,从而使得超高性能混凝土具有很好的耐久性。超高性能混凝土还具有很好的施工性能,具有自流平、自密实等功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超高性能混凝土采用常温养护,养护时间仅为 3~5小时。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措施还包括:
优选地,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层的侧面形状为两侧厚中间薄的π型,此形状更有利于其加固效果。
优选地,所述钢筋构造包括植入钢筋和钢筋网;所述钢筋网为至少一层横向钢筋和至少一层纵向钢筋交叉形成的网状结构,所述横向钢筋位于纵向钢筋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植入钢筋的一端横向嵌入槽型梁,另一端向上倾斜用于架设钢筋网,相邻的植入钢筋之间为平行的或具有一定的夹角。
优选地,所述植入钢筋与横向钢筋之间具有10~20°的夹角,此更有利于钢筋网的铺设及保证钢筋的受力均匀。
优选地,所述植入钢筋、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均为三级钢,直径均为10mm,铺设间距均为150mm。
优选地,位于两端的纵向钢筋与所述植入钢筋焊接,位于中间的纵向钢筋与所述横向钢筋采用细筋绑扎,所述横向钢筋与植入钢筋焊接或采用细筋绑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罗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罗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765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