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水卷材分切后的收卷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76170.8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426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阳;钱林弟;李忠人;刘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凯伦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35/02 | 分类号: | B65H35/02;B65H19/30;B65H75/2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方中 |
地址: | 215234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水 卷材 分切后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水卷材分切后的收卷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卷材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根据卷材要求的尺寸进行分切,然后通过上下设置的卷收辊实现分切后每条卷材的卷收。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通过卷收辊的转动,虽然能够实现分段卷收,但是如何能够快速自卷收辊上将卷收成盘的卷材取下显得十分的困难,而常见的方式通过销键配合的方式实现卷盘的定位,然后将销键拆除,再将卷收后的卷盘自卷收辊上取下。
虽然,上述的技术方案,的确能够解决上述的问题,但是,其存在以下缺陷:
1)、销键配合的方式,容易造成卷收辊因受力不平衡,无法规则的做圆周运动,致使卷收过程中的卷材一段松弛、一段张紧,导致卷收后卷材会发生褶皱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成型的品质;
2)、销键的拆卸过程,也是十分的费力,直接影响了卷收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防水卷材分切后的收卷机构。其不仅能够实现成排分布的多段卷材的卷收,而且非常方便卷收盘自卷收辊上取下,同时卷收后卷收盘上的卷材缠绕相对均匀,确保卷收效果和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水卷材分切后的收卷机构,其包括上下设置的两根卷收辊、沿着卷收辊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卷收盘,其中两根卷收辊上的卷收盘相错位分布,收卷机构还包括自卷收辊外周向外撑开并能够抵触在卷收盘内壁的多个撑片、设置在卷收辊内部用于驱动多个撑片同步向外撑开的顶撑单元、锁定单元、以及能够使得多个撑片复位的复位单元,其中锁定单元具有两个工作状态,当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撑片撑紧卷收盘,复位单元处于形变状态;当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撑片脱离卷收盘,复位单元处于恢复自然状态。
优选地,顶撑单元包括沿着卷收辊长度方向延伸且绕自身轴线转动的拨杆、设置在拨杆上的多个拨轮、与每个拨轮相传动连接并能够将抵触在同一个卷收盘内壁的多个撑片同步向外顶出的多根顶杆,其中拨轮与卷收盘一一对应设置。
本例中,抵触在每个卷收盘内部的撑片有三个,顶杆也为三个、且与每个卷收盘内部的撑片一一对应设置。
具体的,顶杆绕着卷收辊的轴向均匀分布,且卷收辊上设有供顶杆穿出的避让孔。确保卷收辊的转动中心线与卷收辊的轴线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在每个拨轮上分别设有与三个顶杆相匹配的缺槽,当拨轮转动时,顶杆逐步向缺槽外移动并向卷收辊外伸出,直到撑片抵触在卷收盘内壁,锁定单元将拨杆锁定,拨杆与卷收辊相固定连接。此时处于卷收状态,其拨杆和卷收辊同步转动。
优选地,复位单元包括设置在每根顶杆靠近拨轮的端部的限位部、套设在顶杆上且处于限位部与卷收辊内壁之间的弹性件,当拨杆与卷收辊相固定连接时,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当拨杆与卷收辊相对解锁后,弹性件复位使得顶杆抵触在拨轮的缺槽中,撑片与卷收盘分离。
优选地,拨杆自一端部冒出卷收辊,锁定单元包括自卷收辊外侧垂直穿入并抵触在拨杆上的锁紧螺栓、以及设置在拨杆冒出卷收辊端部的旋转帽。
进一步的,在旋转帽的外周设有绕其周向均匀分布的防滑突棱部。
此外,在卷材裁切组件与卷收辊之间还设有一组上下设置的导向压辊。使得分切后多条卷材更加平稳和张紧的缠绕在对应的卷收盘中。
同时,在每个撑片的外周设有自外表面向外突起的防滑突出部。防止撑片与卷收盘内壁的相对移动,杜绝卷收盘打滑的现象发生。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实现成排分布的多段卷材的卷收,而且非常方便卷收盘自卷收辊上取下,同时卷收后卷收盘上的卷材缠绕相对均匀,确保卷收效果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收卷机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卷收辊部分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顶撑单元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顶撑单元处于顶撑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收卷机构处于取出卷收盘时的顶撑单元的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收卷机构处于卷绕时候的顶撑单元的状态示意图;
附图中:1、卷收辊;2、卷收盘;3、撑片;30、防滑突出部;4、顶撑单元;40、拨杆;41、拨轮;a、缺槽;42、顶杆;5、锁定单元;50、锁紧螺栓;51、旋转帽;51a、防滑突棱部;6、复位单元;60、限位部;61、弹性件;7、卷材裁切组件;8、导向压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凯伦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凯伦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761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