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轮胎的组合式旋转油气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74400.7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8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余同彦;肖熙;张洋;叶星;黄志华;王明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元丰汽车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16 | 分类号: | F16J15/16;F16J15/02;B60C2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 | 代理人: | 马辉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组合式 旋转 油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轮胎的组合式旋转油气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的逐步成熟与应用,它能够在汽车结构和动力配置基本不变的条件下,显著地改善和提高越野汽车的使用性能,具有重要的经济和军事意义。其中,轮边油气封装置的性能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汽车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的推广与使用,尤其是在军用越野车上更为明显,目前现有的一些油气封装置在使用寿命和密封性能上都有一些不足,使得用户对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的体验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有效的油、气旋转密封和静密封,同时保护转向节避免磨损,延长使用寿命的轮胎的组合式旋转油气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轮胎的组合式旋转油气封装置,包括轮毂和转向节,所述轮毂内过盈配合安装有隔套、气封和油封,所述油封对称设置于所述隔套两侧,所述气封设置于所述油封与隔套之间,所述隔套与轮毂气道连通,所述转向节外密封安装有轴管套,所述轴管套上设有与转向节气道相连同的轴管套气孔,所述轮毂与转向节对接安装,且所述转向节的轴管套外壁与所述气封的唇口密封接触,两个所述气封与轴管套之间形成封闭气室。
进一步的,所述轴管套与转向节之间通过相对于轴管套气孔对称设置的密封圈密封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隔套、气封和油封沿轴向紧密贴合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的气封与轴管套之间形成封闭气室,可以实现较好的静密封,同时保证轮边气道与油室相互隔离,互不影响。而油封和气封与轮毂过盈配合,可以随着轮毂一起旋转,从而实现旋转密封,其密封效果良好。采用轴管套对转向节进行保护,防止转向节被磨损,最大限的提高了整车的性能与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轴向剖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图中:1—轮毂,2—转向节,3—轮毂气道,4—转向节气道,5—轴管套,6—隔套,7—气封,8—油封,9—轴管套气孔,10—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轮胎的组合式旋转油气封装置,包括轮毂1、转向节2、隔套6、气封7和油封8。隔套6、气封7和油封8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压入轮毂1内,隔套6位于中间位置,气封7和油封8均对称安装于隔套6两侧,气封7位于油封8与隔套6之间,且隔套6、气封7和油封8沿轴向紧密贴合,轮毂气道3与隔套6相连通。其中,两个油封8分别为ZN/YW和ZN/YN油封。
转向节2外通过两个O型密封圈10密封安装有一个轴管套5,轴管套5与转向节2之间通过紧定螺栓锁紧,轴管套5上设有与转向节气道4相连同的轴管套气孔9。轮毂1与转向节2对接安装,且转向节2的轴管套5外壁与气封7和油封8的唇口密封接触,两个气封7与轴管套5之间形成封闭气室,而油封8用来阻止外侧油气进入封闭气室,实现轮边气道与油室的相互隔离。气体通过转向节气道4、封闭气室、轮毂气道3进入到轮胎,形成一个完整的气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元丰汽车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元丰汽车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744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