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透气防溢乳垫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73706.0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68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余宏卫生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13/14 | 分类号: | A61F13/14;A41C3/1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平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2 | 代理人: | 翟中平 |
地址: | 3111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乳垫 透气的 透气 面层 防溢乳垫 气体通过 乳汁外溢 透气性好 吸液芯体 超薄型 防漏层 水分子 有效地 防漏 防溢 锁住 乳汁 背面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既能有效地锁住乳汁,又具有面层至背面全能透气的全透气防溢乳垫,包括面层、吸液芯体层、防漏层,所述防漏层面上开有允许气体通过且阻止水分子通过的孔。优点:一是开创了乳垫全透气的先河,所制得的乳垫不仅透气性好,而且不会发生乳汁外溢;二是既能够根据不同消费的需求,控制乳垫的厚度,又可以做成超薄型乳垫,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既能有效地锁住乳汁,又具有面层至背面全能透气的全透气防溢乳垫,属乳垫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本CN105997349A、名称“防溢乳垫”, 包括依次设置的防滑胶片层(1)、透气防水外层(2)、锁水层(3)和里衬(4),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水层(3)为超吸水纤维与合成纤维混合制作的无纺布锁水层或者所述锁水层(3)为超吸水纤维与天然纤维混合制作的无纺布锁水层,见附图3。其不足之处:无法实现防溢乳垫自面层到背层的全透气。
实用新型内容
设计目的:在背景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一种既能有效地锁住乳汁,又具有面层至背面全能透气的全透气防溢乳垫。
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本实用新型在结构设计上:1、吸液芯体层和防漏层之间缓冲吸液层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一。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由于吸液芯体层的目的是实现对溢出乳汁的快速吸收,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在结构设计上吸液芯体层的面层孔径大,这样不仅能有利于将哺乳期溢出的乳汁快速吸收,而且使吸液芯体层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但是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导致吸液芯体层中的乳汁在吸收不及或饱和时发生由背面微量外溢现象的发生。为此,本申请在吸液芯体层的背面增加一层具有良好透气性能的缓冲吸液层,该缓冲吸液层由于采用诸如纤维状高分子无纺布,因而具有良好吸液性,它能够有效地将吸液芯体层外溢的微量乳汁吸收锁住,从而避免了乳汁外溢。2、防漏层层面有允许气体通、阻止水份子通过的气孔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二。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由于防漏层4层面上的气孔直径小于0.5 nm 或0.4nm,而小于0.4 nm孔径孔只允许气体通过,不允许水分子通过,0.5 nm 只允许气通通过,不允许乳汁通过,因此它能够在保证透气的前提下,阻止乳汁的通过,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目的。3、吸液芯体层采用多层纤维状高分子无纺布替代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替代技术特征。这样设计的目的在地:由于哺乳期乳汁的多少是因人而异,有人在哺乳期乳汁多,婴儿吃不了或婴儿胃口小吃不完,因此溢出的乳汁多;而有人在哺乳期乳汁不是很多,与婴儿食用量相差不是很大,溢出的乳汁相对少,因而采用采用多层纤维状高分子无纺布替代吸液芯体层,既达到了对溢出乳汁的吸收,又满足了透气性的要求。4、无尘纸上阻水透气孔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四。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既满足了吸液的目的,又达到阻水通过的目的。
技术方案:一种全透气防溢乳垫,包括面层、吸液芯体层、防漏层,所述防漏层面上开有允许气体通过且阻止水分子通过的孔。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一是开创了乳垫全透气的先河,所制得的乳垫不仅透气性好,而且不会发生乳汁外溢;二是既能够根据不同消费的需求,控制乳垫的厚度,又可以做成超薄型乳垫,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全透气防溢乳垫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全透气防溢乳垫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背景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附图1。一种全透气防溢乳垫,包括面层1、吸液芯体层2、防漏层4,所述防漏层4面上开有允许气体通过且阻止水分子通过的孔。防漏层4采用SMS无纺布,或棉面,或透气纸。防漏层4背面的局部设有背胶层5,背胶层5上置有防粘纸6。吸液芯体层2面的孔径和孔隙允许水分子及气体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余宏卫生用品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余宏卫生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737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