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胃管/肠管树叉状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73199.0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22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梁娥;张桂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9/10 | 分类号: | A61M39/10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陈晖;厉田 |
地址: | 410008***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头本体 树叉状 肠管 冲管 胃管 本实用新型 工作效率 使用寿命 输液器管 翻转 胃部 注射器 肠道 拆装 导管 帽体 塞盖 相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胃管/肠管树叉状接头,包括接头本体,接头本体顶部设有用于输液器管或注射器插入的翻转塞盖,接头本体底部设有插入胃部或肠道的导管,接头本体于侧部设有与其相通的冲管接口,冲管接口上装设有能拆装的帽体。该树叉状接头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使用寿命长、可提高工作效率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医疗辅助器械,尤其涉及一种胃管/肠管树叉状接头。
背景技术
护理操作中一项常见操作就是经鼻胃管或鼻肠管连喂食、滴注药物等,临床操作过程中使用的输液器与鼻胃管、鼻肠管不匹配,连接时需护士自行剪接输液器并用胶布缠绕连接于鼻胃管或鼻肠管,在更换或定时冲管鼻胃、肠管期间需断开冲管,如此便需要反复断开重新用胶布连接。这样的操作过程会出现以下问题:1、反复断开、胶布连接易损坏鼻胃、肠管接头。2、护士工作量增加、操作麻烦费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使用寿命长、可提高工作效率的胃管/肠管树叉状接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胃管/肠管树叉状接头,包括接头本体,所述接头本体顶部设有用于输液器管或注射器插入的翻转塞盖,接头本体底部设有插入胃部或肠道的导管,所述接头本体于侧部设有与其相通的冲管接口,所述冲管接口上装设有能拆装的帽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冲管接口倾斜设置,冲管接口与接头本体侧壁所形成的锐角位于冲管接口与接头本体侧壁所形成的钝角上方。
所述帽体设有内螺纹,所述冲管接口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帽体罩设于冲管接口外围并与其螺纹连接。
所述帽体包括外盖和设置在外盖内部的内塞,所述外盖包覆在冲管接口外围、且内塞与冲管接口内壁塞紧连接。
所述翻转塞盖包括翻转边,所述翻转边于靠近接头本体顶部的一侧设有塞体,翻转边于远离接头本体顶部的一侧设有插口,所述插口、翻转边、塞体以及接头本体相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胃管/肠管树叉状接头,包括接头本体,接头本体顶部设有用于输液器管或注射器插入的翻转塞盖,接头本体底部设有插入胃部或肠道的导管,接头本体于侧部设有与其相通的冲管接口,冲管接口上装设有能拆装的帽体。使用时,翻转塞盖与接头本体顶部塞紧,根据需要,将导管插入胃部或肠道中,再将输液器管或注射器插入翻转塞盖进行注药,当定时冲管时,则打开帽体,利用冲管插入冲管接口内经接头本体进行对导管的冲管作用。较传统的反复断开、胶布连接而言,该结构中,在接头本体上成型一个独立的冲管接口,形成树叉状接头,整个过程中不需要反复断开、胶布连接翻转塞盖,其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并且,由于不存在反复断开、连接操作,一方面不会损坏翻转塞盖,延长了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大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缩短了护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剖视结构示意图(局部剖)。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主剖视结构示意图(局部剖)。
图中各标号表示:
1、接头本体;11、翻转塞盖;111、翻转边;1111、塞体;1112、插口;12、导管;2、冲管接口;3、帽体;31、外盖;32、内塞。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未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731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快速均匀皮肤导入液体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内窥镜负压吸引防逆流转换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