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冷式干渣机强制通风系统及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9490.0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615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康会文;崔晓;原晓鸿;刘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鸿瑞电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06 | 分类号: | F23J1/06 |
代理公司: | 山东康桥律师事务所37250 | 代理人: | 柳彦君 |
地址: | 2661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冷 式干渣机 强制 通风 系统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渣的处理技术,具体来说是一种风冷式干渣机强制通风系统及锅炉。
背景技术
参考图1所示,干渣机包括外壳14,外壳14围成通道15,外壳14两端分别是进渣口9,和出渣口13,通道15内置干渣输送装置8,将高温干渣从进渣口输送至出渣口,冷风沿通道向进渣口流动。这种干渣机都是采用自然进风冷却的方式,在炉膛内部的负压作用下,冷风从输送干渣的外壳的头部和侧面的进风口流入,用于冷却干渣机钢带上面的热渣,这种通过炉膛内部负压冷却的方式,导致冷风全部进入炉膛,影响锅炉的供热效率。另外,依靠负压形成自然进风,存在进风量有限的问题。如果渣量大的话,渣的冷却效果一般,容易出现干渣机出渣口处的超温,损坏干渣机后面的碎渣机和渣库设备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冷式干渣机强制通风系统及锅炉,解决了减少进入炉膛冷风量的技术问题,提高了锅炉的供热效率,同时还增加了冷风进入干渣机的风量,提高了干渣冷却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风冷式干渣机强制通风系统,包括干渣机的外壳,外壳围成输送干渣的通道,外壳两端是进渣口和出渣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靠近进渣口的一端与风机连通。
改进方案,所述风机与通道的连通部位位于外壳的顶壁上。
改进方案,所述风机和通道之间设置灰气分离装置。
还提供一种具有如所述风冷式干渣机强制通风系统的锅炉,包括干渣机强制通风系统,所述干渣机强制通风系统包括干渣机的外壳,外壳围成输送干渣的通道,外壳两端是进渣口和出渣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靠近进渣口的一端与风机连通。
改进方案,所述风机与通道的连通部位位于外壳的顶壁上。
改进方案,所述风机和通道之间设置灰气分离装置。
改进方案,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锅炉的烟道连通。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改进干渣机通风系统结构,提高了锅炉的供热效率,具体是通道靠近进渣口一端与风机连通,在风机作用下,使进入通道的一些冷风经风机排出,明显降低了冷风进入炉膛的量,同时风机加速冷风进入通道中,增加进入通道的冷风量,提高冷风给高温干渣的降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干渣机强制通风系统的结构参考图。
图2是锅炉的布局参考图。
附图标记
1炉膛,2锅炉尾部,3烟道,4进风口,5碎渣机,6渣井,7关断门,
8干渣输送装置,9进渣口,10进风口,11灰气分离装置,12风机,
13出渣口,14外壳,15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如图2,外壳14的左、右两端分别是出渣口13和进渣口9。外壳14围成一个通道15,通道15内安装干渣输送装置8,干渣输送装置8将干渣从进渣口9输送至出渣口13,最后干渣从出渣口13掉落至碎渣机5内。为了保护碎渣机等设备,干渣机需要对高温干渣进行冷却处理,参见背景技术。
如图2,为了避免冷风完全进入炉膛1内,在通道15的右端部连通一风机12,这样的好处是,风机12工作,使通道15内的部分冷风被风机排出,减少冷风进入炉膛的风量,从而提高炉膛的热效率。
另外,风机12能提高冷风在通道15中的流动速度,增加了通道15内单位时间冷风通过量,提高了冷风对高温干渣的冷却效果。
为了提高冷风冷却效果,还可以在外壳14的左端形成一个进风口4,在进渣口的下方开设一个进风口10,这样增加了进风量,而且进风口10离进渣口近,可及时对刚收集的高温炉渣快速降温。
本实用新型还对风机12和通道15的连接位置进行选择,如图2,将风机12和风道15的连接位置布局在外壳14的顶壁上,这样能够优化冷风在在通道内的流动轨迹,使冷风与干渣充分接触。
如图2,锅炉通常包括炉膛1、渣井6、关断门7,以及炉膛1后面的锅炉尾部2和烟道3,基于该结构,为了对风机12排出的冷风进行净化,风机12的排气口最好连通在烟道13上,借助锅炉的烟气处理系统净化。
另外,仍如图2,在风机12与通道15的连通端处设置灰气分离装置11,起到净化灰气的作用,灰气分离装置11的结构多样,如可采用网格状的金属罩等,可以有效去除大颗粒灰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鸿瑞电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鸿瑞电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94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长排渣机输送带驱动装置滚筒
- 下一篇:大型烟道清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