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无水口贯流风叶轴盖加工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9205.5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59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曾权;颜冠平;陈水荣;陈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东丽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27;B29C45/40;B29L31/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44228 | 代理人: | 罗晓聪 |
地址: | 528244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水口 流风 叶轴盖 加工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高效无水口贯流风叶轴盖加工模具。
背景技术
贯流风叶轴盖产品对钢轴的跳动量、产品的端面及径向跳动量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模具设计时钢轴需与产品主体位于模具的同一侧;根据产品的结构特点目前大多采用的是后模顶出的细水口模具,而其结构存在以下缺点:1.采用细水口进胶产品生产周期长,需要人工取出产品加剧了工作量,且产生大量水口造成材料浪费;2.易粘膜,导致产品出现拉花、拉伤、拉裂、产品顶出不平衡、跳动量超标等问题。
其次,在专利号为CN 201483719U的中国专利中,提出采用背面大水口进胶和前模弹簧顶出的方式对于上述缺点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依旧存在有水口废料,需要由人工剪去水口从而降低生产效率,其次,这个方案还存在有前模弹簧顶出不平衡、跳动量易超标、无法调整跳动量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无水口贯流风叶轴盖加工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高效无水口贯流风叶轴盖加工模具,包括有上下分布的上模机构和下模机构,其中,所述下模机构包括下模底板、下顶针板、套装于下顶针板外围的下环套以及与下环套顶面相连接的下模座,所述下环套的高度高于下顶针板高度;所述下顶针板上设置有下模顶针和下模导柱;所述上模机构包括有上模顶板、上顶针板、套装于上顶针板外围的上环套、与上环套底面相连接的上模座以及设置于上模座底部的定模芯,其中,所述上环套的高度高于上顶针板的高度;所述定模芯内设置有料咀,其中,依次在所述上模顶板、上顶针板和上模座开有供预设有的注塑机喷嘴贯穿的喷嘴通道,以便于注塑机喷嘴与料咀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上模顶板上设置有上模导柱,其中,所述上模导柱一端沿竖向延伸贯穿上顶针板且其端部与上模座相连接;所述上顶针板底部设置有上模顶针和至少一个复位杆,其中,所述上模顶针端部延伸依次贯穿上模座和定模芯;所述复位杆端部延伸贯穿上模座且其端部与预设有顶出拉胶相连接,其中,所述顶出拉胶与下模座预开有的胶塞孔相配合;所述下模导柱延伸贯穿下模座且其端部与上模座相连接;所述下模顶针延伸贯穿下模座且其端部位于定模芯下方。
进一步,包括有四个布置于上顶针板四边角处的复位杆。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的方案,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使用料咀直接进胶、上模机构和下模机构平衡顶出的方式,实现了高效率以及无水口废料的生产,进一步提升了生产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加工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注塑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模机构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模机构的俯视图。
其中,1-上模机构,11-上模顶板,12-上顶针板,121-上模导柱,122-上模顶针,123-复位杆,124-顶出拉胶,13-上环套,14-上模座,15-定模芯,16-喷嘴通道,17-料咀,2-下模机构,21-下模底板,22-下顶针板,221-下模顶针,222-下模导柱,23-下环套,24-下模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附图1至附图4所示,一种高效无水口贯流风叶轴盖加工模具,包括有上下分布的上模机构1和下模机构2,其中,下模机构2包括有下模底板21、下顶针板22、套装于下顶针板22外围的下环套23以及于下环套23顶面相连接上的下模座24,下环套23的高度高于下顶针板22高度;下顶针上设置有下模顶针221和下模导柱2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东丽塑胶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东丽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92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