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空气幕型非接触式空气净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8695.7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032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飞;冯浩;王华亮;周年永;陈建芳;杨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62B7/00 | 分类号: | A62B7/00;A62B9/00;A62B9/04 |
代理公司: | 常州知融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302 | 代理人: | 路向南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空气幕 接触 空气 净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空气幕型非接触式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空气的急剧恶劣,城市居民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使得人们对于洁净空气的需求愈发迫切。但当前市场上的空气净化器还局限于某一固定空间的净化,且机型笨重,移动不便,无法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因此人们提出了便携式空气净化器。
现有的便携式空气净化器相关研究(如专利CN 204582353 U),虽在空气过滤方面有一定先进性,但依然存在舒适度低及运动时换气不足等缺点,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太阳能空气幕型非接触式空气净化器,不仅充分利用清洁能源实现能量的无限供给,且其洁净空气幕能有效阻隔外界污染空气,空气幕中气流的流动性也保证了运动过程中洁净空气的补给,既不会造成使用者口鼻的闭塞感,也提高了舒适度。
综合上述,有必要对已有技术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基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太阳能空气幕型非接触式空气净化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空气幕型非接触式空气净化器,用于为口鼻处提供净化空气,包括太阳能薄膜发电单元、风机驱动的空气净化及空气幕营造单元、支承结构,支承结构佩戴于头部上方,太阳能薄膜发电单元和风机驱动的空气净化及空气幕营造单元安装在支承结构上,风机驱动的空气净化及空气幕营造单元隔绝外界空气并将净化后的空气无媒介送入人体的口鼻处,太阳能薄膜发电单元为风机驱动的空气净化及空气幕营造单元提供系统所需动能。
进一步地,太阳能薄膜发电单元包括柔性太阳能电池、蓄电池、控制器,柔性太阳能电池与蓄电池线路连接,蓄电池与控制器线路连接,蓄电池与风机驱动的空气净化及空气幕营造单元线路连接。
进一步地,柔性太阳能电池安装于支承结构的便于利用太阳光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风机驱动的空气净化及空气幕营造单元包括进气口、风机、空气净化器、新风出气口、调压阀、空气幕环、连接管路,进气口位于风机的输入端,风机的输出端设有两个支路,第一支路为通过连接管路Ⅰ依次连通的空气净化器和新风出气口,第二支路为通过连接管路Ⅱ依次连通的调压阀、空气幕环,空气幕环为下表面均布有开孔洞的U形管道,调压阀和空气幕环两端开口之间的两条连接管路Ⅱ并排设置。
进一步地,风机可为涡流风机、离心风机,风机数目为一个或多个,空气净化器采用初、中、高效过滤、活性炭吸附、静电除尘、光触媒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支承结构为鸭舌帽状,支承结构包括半球形便于佩戴于头部上方的帽体和连接于帽体前端的帽沿。
进一步地,蓄电池与风机线路连接。
进一步地,新风出气口位于帽沿中部且开口向下,空气幕环位于帽沿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白天运行时所需电能来自柔性薄膜光伏,无需额外供能,多余的能量进入蓄电池,以便夜间使用;从而实现净化器的零能耗及轻便性;(2)所采用的空气幕环,由其形成的环形空气幕在人面部前方能有效隔离外界空气,新鲜空气由额头前方向下输出,这样在人面部和空气幕间营造出非接触型的净化空气环境,极大减少了净化器的重量及成本;(3)将空气净化器设计为非接触式结构,可作为遮阳帽使用,直接戴于头部,具有较高的集成度,不接触耳鼻脸部,避免了口罩类接触式净化设备的不便,舒适度较现有技术可明显提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三;
其中:1.支承结构,1-1.帽体,1-2.帽沿,2.柔性太阳能电池,3.蓄电池,4.控制器,5.进气口,6.风机,7.空气净化器,8.新风出气口,9.调压阀,10.空气幕环,11.连接管路Ⅰ,12.连接管路Ⅱ。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86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腹腔镜手术用弯头组织剪
- 下一篇:一种自救呼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