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两线叠岛地铁换乘站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6902.5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746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吴伟涛;吴立桥;邓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B1/00 | 分类号: | B61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8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4321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线叠岛 地铁 换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铁车站,尤其涉及一种两线叠岛地铁换乘站。
背景技术
对于两线叠岛台-台换乘车站,换乘梯的设计往往是一个难点,原因在于叠岛车站楼扶梯数量较多,布置较密,留给换乘梯布置空间有限,大多往往只能做出一个楼梯换乘,且每层站台只有一个换乘点,服务水平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线叠岛地铁换乘站,旨在用于解决现有的叠岛换乘车站的站台之间换乘点较少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两线叠岛地铁换乘站,沿竖直向下的方向依次包括共用站厅层、第一站台层以及第二站台层,所述共用站厅层与所述第一站台层之间通过至少两个第一楼梯连接,所述第一站台层与所述第二站台层之间通过两个第二楼梯以及两个第三楼梯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楼梯相对设置且通过水平设置的平台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楼梯的竖直截面于所述平台处交叉,两个所述第三楼梯分开布置,两个所述第二楼梯均为由所述第一站台层至所述第二站台层的步行楼梯,两个所述第三楼梯均为由所述第二站台层至所述第一站台层上行的自动楼梯。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三楼梯分别靠近所述第二站台层与所述第一站台层之间的其中两根侧边柱,且两个所述第三楼梯的竖直截面组成八字形。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二楼梯均位于所述第一站台层与所述第二站台层的车站中心里程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楼梯为两个,每一所述第一楼梯均包括并排设置的自动楼梯以及步行楼梯,且两个所述第一楼梯的竖直截面组成倒置的八字形。
进一步地,沿所述第一站台层的长度方向,各所述第二楼梯与各所述第三楼梯均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楼梯之间。
进一步地,沿垂直于所述第一站台层的长度方向,两个所述第二楼梯均位于两个所述第三楼梯之间,且两个所述第二楼梯的起始点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所述第三楼梯的起始点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换乘站中,第一站台层与第二站台层之间通过两个第二楼梯与两个第一楼梯连接,其中两个楼梯为上行,两个为下行,对此在第一站台层与第二站台层之间上下行均具有两个换乘点,便于乘客分散换乘,而在另一方面,两个第二楼梯之间采用平台连接且形成交叉,从而可以使得在叠岛式换乘站的有限空间内优化布局各楼梯结构与位置,楼梯占用空间较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两线叠岛地铁换乘站的竖直截面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两线叠岛地铁换乘站的第二站台层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两线叠岛地铁换乘站的第三站台层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69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