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卷绕用卷针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6761.7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68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晗;李松鞠;沙梦楠;胡恩广;史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锂电(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7 | 分类号: | H01M10/058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 动力电池 卷绕 用卷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卷绕用卷针,包括卷针内针和卷针外针,所述卷针外针包括定针和动针,所述定针固定连接在卷针内针外侧;所述卷针内针上方固定有动针升降机构,所述动针固定在动针升降机构顶端;所述动针伸出定针顶部与定针接触形成完整卷针外针。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使卷针内周长可变,在卷绕时通过气缸控制,使卷针达到规定的内周长;而在抽芯时,使卷针内周长缩小,减小卷针表面与隔膜的接触面积与摩擦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卷绕用卷针。
背景技术
目前,锂离子动力电池卷绕工艺中,若卷针外表面与隔膜摩擦力较大,会导致抽芯不良,轻则会导致内层隔膜被带出,需人工修正,影响产量与质量,重则导致电芯直接报废,浪费时间与成本。
在锂电池制造工艺中,卷绕作为圆柱电池和方形电池的制备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其对电池一致性,使用寿命及安全性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现有的卷绕机多采用两半式卷针,卷绕前两个半式卷针为分离状态,两个半式卷针中间留有缝隙供隔膜穿入,随隔膜穿入后两个半式卷针将合并为一个整体并夹紧隔膜一起卷绕。
中国发明专利CN 104466262 A公开了方形锂电池卷针,包括针芯和外壳;针芯的两侧为突出的锐角呈现剑鞘状,针芯内部中空且侧壁均布通孔,针芯基部设有与针芯内部相通的进气孔;外壳为包裹在针芯外周的薄壳层;薄壳层设有贯通的条形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抽芯正常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卷绕用卷针。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卷绕用卷针,包括卷针内针和卷针外针,所述卷针外针包括定针和动针,所述定针固定连接在卷针内针外侧;所述卷针内针上方固定有动针升降机构,所述动针固定在动针升降机构顶端;所述动针伸出定针顶部与定针接触形成完整卷针外针。
进一步的,所述动针升降机构为气缸,所述气缸底端固定在卷针内针上方,所述动针固定在气缸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动针升降机构包括齿条和齿轮,所述卷针内针上方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一侧固定有滑轨,所述滑轨上设置有与其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齿条固定在滑块上,所述齿条与齿轮传动连接;所述动针固定在齿条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动针为弧形伞状,所述定针为弹头状,所述定针顶部开有与动针相适应的缺口,所述动针和定针形成的卷针外针整体呈弹头状。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使卷针内周长可变,在卷绕时通过气缸控制,使卷针达到规定的内周长;而在抽芯时,使卷针内周长缩小,减小卷针表面与隔膜的接触面积与摩擦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卷绕用卷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卷针拔针的动作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动针针升降机构采用齿条和齿轮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气缸,2为定针,3为卷针内针,4为动针,5为支撑板,6为滑轨,7为滑块,8为齿条,9为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卷绕用卷针,包括卷针内针3和卷针外针,所述卷针外针包括定针2和动针4,所述定针2固定连接在卷针内针 3外侧;所述卷针内针3上方固定有动针升降机构,所述动针4固定在动针升降机构顶端;所述动针伸出定针2顶部与定针2接触形成完整卷针外针。
进一步的,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动针升降机构为气缸1,所述气缸1底端固定在卷针内针3上方,所述动针4固定在气缸1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锂电(江苏)有限公司,未经中航锂电(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67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水透湿的复合隔热卷材
- 下一篇:管卡紧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