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窄形化超薄结构的液晶电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5629.4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8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汤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64 | 分类号: | H04N5/64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51213 | 代理人: | 秦华云,李洁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窄形化 超薄 结构 液晶电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电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窄形化超薄结构的液晶电视。
背景技术
现阶段的液晶电视正向超薄化、超窄化、集成化等趋势发展;外观上,整机厚度越来越薄、越来越窄,结构固定和安装方式越来越简化,同时整机外形尺寸减少,也使得电视包装体积、包装成本和物流成本等相应降低。
现有液晶电视的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面框11,后盖12、螺钉B13、液晶模组14(液晶模组14构成:液晶玻璃141、膜片142、导光板143、反射片144、背板145、支撑件146、中框147)。由图1可以看出:现有液晶电视的厚度主要由上述结构件的厚度和相互间的安全间隙累加组成,由于液晶电视结构的不合理而导致其厚度尺寸往往都比较大,这也会导致零件材料使用成本增加,对应的包装体积和物流成本也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窄形化超薄结构的液晶电视,通过优化配合结构,能够可靠的实现装配和光学效果,减少了液晶电视的厚度,实现了轻薄型化效果;同时,本实用新型液晶电视结构简单、装配性能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窄形化超薄结构的液晶电视,包括壳体、背光模组组件和液晶玻璃,所述壳体具有壳体空腔,所述壳体的横截面呈“U”形形状,所述壳体的壳体空腔中沿着其壳体空腔的内侧壁边缘固定安装有环形中框,所述环形中框内部具有模组安装容纳腔,所述环形中框的模组安装容纳腔中配合安装有背光模组组件;所述环形中框的顶部设有液晶玻璃,所述液晶玻璃完全覆盖环形中框的模组安装容纳腔,所述液晶玻璃底部与环形中框顶部通过双面粘胶体相互粘接;所述背光模组组件包括膜片、导光板和反射片,所述膜片贴合于液晶玻璃的内侧面,所述反射片贴合于壳体的内侧壁,所述导光板配合安装于膜片与反射片之间。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环形中框底部设有若干个装配定位凹槽,所述壳体的壳体空腔底部凸起设有与环形中框的装配定位凹槽相配合连接的凸起定位块;本实用新型环形中框与壳体的壳体空腔通过装配定位凹槽、凸起定位块相互凹凸定位初步装配。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中框通过螺钉A固定连接于壳体的壳体空腔中。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中框上开有与螺钉A的螺钉头端相配合的螺钉沉陷槽;所述双面粘胶体完全遮盖螺钉沉陷槽。
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环形中框内部形成模组安装容纳腔,让液晶玻璃覆盖安装于模组安装容纳腔顶部,模组安装容纳腔在壳体、液晶玻璃共同作用下构成一个封闭的模组安装容纳腔,在模组安装容纳腔中安装背光模组组件,背光模组组件的膜片、导光板、反射片重叠配合安装于模组安装容纳腔中;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紧凑,减少了液晶电视的厚度,实现了轻薄型化技术效果。
(2)本实用新型装配操作简单,效果可靠,适用范围广;减少了装配结构,减薄了电视厚度,同时还保证了固定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中的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
11-面框,12-后盖,13-螺钉B,14-液晶模组,141-液晶玻璃,142-膜片,143-导光板,144-反射片,145-背板,146-支撑件,147-中框,1-壳体,15-凸起定位块,2-液晶玻璃,3-双面粘胶体,4-膜片,5-导光板,6-反射片,7-螺钉A,8-环形中框,81-螺钉沉陷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2所示,一种窄形化超薄结构的液晶电视,包括壳体1、背光模组组件和液晶玻璃2,壳体1具有壳体空腔,壳体1的横截面呈“U”形形状,本实施例的壳体1整体呈长方体形状,壳体1的壳体空腔为长方体形空腔,液晶玻璃2为壳体1的壳体空腔相配合的长方形。壳体1的壳体空腔中沿着其壳体空腔的内侧壁边缘固定安装有环形中框8,本实施例的环形中框8整体呈长方形框体。本实用新型优选的环形中框8通过螺钉A7固定连接于壳体1的壳体空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56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隔膜成型模具
- 下一篇:一种服药机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