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结构的多媒体综合兼容接口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5584.0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500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秦鸿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鸿哲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R13/66;H05K7/2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帮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87 | 代理人: | 颜春艳 |
地址: | 530003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多媒体 综合 兼容 接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兼容接口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结构的多媒体综合兼容接口。
背景技术
多媒体综合兼容接口是应用于多媒体中线束类电性连接插头接口,其是一种能够实现多线束的对头信号传输,使接线过程更简洁,美观的电性连接器元件。
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兼容接口连接器在于外部插头实施电性连接的过程中,由于性信号的传输,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大量的热量会集中存在于兼容接口与外部插头部位,频繁的热量产生,会导致兼容接口或者外部插头部件内的PCB板产生老化,久而久之容易产生断裂,我们所维修的这类电性连接器,PCB板发生老化断裂现象的情况高达65%左右,因此兼容接口连接器自身应该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才能提高使用寿命。
于是,发明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
新结构的多媒体综合兼容接口,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结构的多媒体综合兼容接口,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兼容接口连接器在于外部插头实施电性连接的过程中,由于性信号的传输,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大量的热量会集中存在于兼容接口与外部插头部位,频繁的热量产生,会导致兼容接口或者外部插头部件内的PCB板产生老化,久而久之容易产生断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新结构的多媒体综合兼容接口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新结构的多媒体综合兼容接口,其中,该新结构的多媒体综合兼容接口包括有:
外壳、铜质导热卡件、接口内PCB板、PCB连接板、铝合金散热薄板和铜质导热压板;
所述铜质导热卡件通过其左端的四处铜质导热压板卡压在外壳的右侧端口上,且外壳的外壁上还通过四处铜质导热压板压紧安装有四处铝合金散热薄板;所述外壳的内腔右端内壁四周有一段距离的铜质导热卡件卡入,且铜质导热卡件的内壁紧与接口内PCB板的外壁相贴紧,使接口内PCB板安装在外壳的内腔中;所述接口内PCB板的内壁中安装有PCB连接板。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四周外壁上设有用于安装铝合金散热薄板的长方形卡槽,所述铝合金散热薄板的右侧设有用于安装铜质导热压板的长方形卡槽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铜质导热卡件卡入到外壳内壁上的四处结构与铜质导热压板一致,也就是说,铜质导热卡件有八处铜质导热压板,四处卡在外壳的外壁上,四处卡在外壳的内壁上。
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传统的兼容接口处安装有铜质导热卡件,在兼容接口外壳上安装有铝合金散热片,铜质导热卡件有八处铜质导热压板,四处卡在兼容接口的外壁上,四处卡在兼容接口的内壁上,外壁上的四处正好与铝合金散热片压紧安装,内壁上的四处与兼容接口内腔中安装的PCB板挤压安装在一起,兼容接口与插头正常使用时,在PBC板上产出的热量,可以通过铜质导热卡件的八处铜质导热压板导热传送到兼容接口的外壁上的散热铝合金薄片上,有效的实施散热,从而提高兼容接口连接器的使用寿命,减小由于高频繁的热能产生,而导致PCB板老化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右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由图2引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铜质导热卡件八处铜质导热压板分布示意图。
图中:1、外壳,2、铜质导热卡件,3、接口内PCB板,4、PCB连接板,5、铝合金散热薄板,6、铜质导热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实例显示在附图和以下描述中。虽然将结合示例性的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该描述并非要把本实用新型限制于该示例性的实施例。相反,本实用新型将不仅覆盖该示例性的实施例,而且还覆盖各种替换的、改变的、等效的和其他实施例,其可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
参见图1至附图4,一种新结构的多媒体综合兼容接口,包括有:
外壳1、铜质导热卡件2、接口内PCB板3、PCB连接板4、铝合金散热薄板5和铜质导热压板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鸿哲,未经秦鸿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55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芯三通差分电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连接器防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