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神经科可移式护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5437.3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796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熊明松;余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明松 |
主分类号: | A61G7/005 | 分类号: | A61G7/005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向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6 | 代理人: | 段斌 |
地址: | 550003 贵州省贵阳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床板 本实用新型 护理装置 升降电机 升降套筒 升降推杆 移动电机 固定板 脚踏板 神经科 升降器 万向轮 底部支撑 底座支架 升降导轨 升降调整 折叠护板 联动 底座 架设 把手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神经科可移式护理装置,其结构包括把手、升降导轨、折叠护板、床板、脚踏板、底座支架、万向轮、升降器、移动电机、固定板、升降推杆、升降套筒、升降电机,脚踏板设在床板的下方,底座支架设于床板的下方。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设有的升降器通过固定板与床板底部支撑连接,启动升降电机后,可以通过升降推杆与升降套筒联动床板进行升降调整,而后通过移动电机可以控制万向轮进行移动,使用起来功能新颖,方便病人进行活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神经科可移式护理装置,属于医疗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神经科主要诊治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癫痫(抽搐)、帕金森、癫痫、脑瘫、共济失调、扭转痉挛、孤独症、老年性痴呆、神经系统变性病、代谢病和遗传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四肢麻木、无力)及重症肌无力等神经疾病,有CT、脑电图、TCD(经颅多普勒超声)及血流变学检查等检测手段。同时诊治神经衰弱、失眠等功能性疾患。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210018235.4的一种医用神经科病人治疗护理床,包括床体、燥动病人控制装置、腰椎穿刺术病人制动装置、输液安全控制装置、升降装置、移动装置。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人性化设计,结构新颖、使用方便、安全、机动、一床多用、减轻护理工作强度的神经科病人专用治疗护理床。床体设计呈车式具有机动性能,由拦管、勾套、约束带、双轴穿带器组成燥动病人控制装置,拦管设计低于床板架高度,防止病人坠床并作为控制装置,通过升降机构实现病人的翻身、换床,设置输液时控器实现输液滴尽前自动报警,设置输液加热器,防止输液温度低造成病人的不适。本发明适用于神经科长期卧床、燥动、腰椎穿刺术病人及术后康复病人治疗和护理的临床应用。现有的技术无法进行升降移动,造成了病人使用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神经科可移式护理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技术无法进行升降移动,造成了病人使用的不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神经科可移式护理装置,其结构包括把手、升降导轨、折叠护板、床板、脚踏板、底座支架、万向轮、升降器、移动电机,所述的升降导轨与折叠护板相连接,所述的脚踏板设在床板的下方,所述的底座支架设于床板的下方,所述的万向轮与底座支架相连接,所述的升降器设在底座支架的上方,所述的移动电机活动连接底座支架,所述的升降器包括固定板、升降推杆、升降套筒、升降电机,所述的固定板与升降推杆相连接,所述的升降推杆活动连接升降套筒,所述的升降套筒下方设有升降电机,所述的固定板与床板底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把手设在床板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的床板与升降导轨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床板长度为200cm。
进一步地,所述的万向轮共设有6个。
进一步地,所述的底座支架为不锈钢材质,大大提高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的把手上设有防滑花纹,防止手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设有的升降器通过固定板与床板底部支撑连接,启动升降电机后,可以通过升降推杆与升降套筒联动床板进行升降调整,而后通过移动电机可以控制万向轮进行移动,使用起来功能新颖,方便病人进行活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神经科可移式护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明松,未经熊明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54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