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主动清种式排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4959.1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660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敏;吴明亮;何腾飞;戴师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7/20 | 分类号: | A01C7/20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3213 | 代理人: | 何湘玲 |
地址: | 410128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动 清种式排种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作物的播种设备,具体涉及一种主动清种式排种器,用于最大外径小于4毫米的农作物种子的播种,如油菜、谷子、芝麻等作物种子的播种,特别适用于油菜种子的精密播种。
背景技术
排种器是播种机的核心部件。现有的精密排种器有机械式排种器、气力排种器、电磁振动式排种器等。机械式精密排种器有型孔轮式、离心式、圆盘式、振动式等。气力式精密排种器由于气密性难以控制以及其造价较高而难以在实际中大面积推广应用。专利号ZL200620050544.X、专利名称:一种排种器的中国专利,为一种“一器三行”型孔轮式排种器,其采用了圆柱形型孔式型孔轮充种、护种环护种、推种轮推种以及毛刷被动清种。但该种结构由于其毛刷是被动形式的清种方式,因此其清种能力有限,型孔内容易被多颗种子堵塞,难以排种,效率还是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防止型孔堵种、清种能力强、生产效率高的主动清除式排种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主动清种式排种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水平装设有轴线平行的主动轴和带开口的阶梯瓦状护种环,所述护种环的开口朝下布置,护种环的外侧同轴套设有带有多圈型孔的圆筒形型孔轮,型孔轮上靠护种环的小径端处设有内齿,所述主动轴穿设于型孔轮内并位于护种环的开口处,主动轴通过一小齿轮与型孔轮的内齿啮合带动其旋转,还包括能主动清除所述型孔轮上多余种子的毛刷滚轮以及用于顶出型孔内种子以防堵塞的顶针组件,所述毛刷滚轮平行于型孔轮设置并位于其上方,毛刷滚轮的旋转轴支撑于壳体上,所述主动轴的输出端通过一传动组件与所述毛刷滚轮的旋转轴连接并带动其同步转动,所述顶针组件穿设于型孔轮的内腔且两端支撑于所述壳体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优选的,所述毛刷滚轮组件的上方设有一用于将毛刷间隙中的种子挡回壳体内种子腔的梳齿,所述梳齿的两端装设于壳体上。
优选的,所述梳齿包括窄条板以及一排沿所述窄条板轴向方向均匀设置的细钢丝齿,所述窄条板的两端水平支撑于壳体上,所述细钢丝齿垂直连接于所述窄条板底部并位于所述毛刷滚轮上每圈毛刷的间隙之间。
优选的,所述型孔沿型孔轮的轴向方向均匀设于其对应于护种环的大径端的圆柱面上,所述型孔设有三圈,每圈为6个,圆柱面的内面上对应三圈型孔处设有V形环槽。
优选的,所述顶针组件包括顶针杆以及三根顶针,所述顶针杆为双头螺柱,其两端通过螺母固定于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主动轴平行设置,三根顶针垂直连接于所述顶针杆上,顶针的底端从护种环的开口处伸出顶到相应的所述V形槽内。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设有卸种板,所述壳体、型孔轮以及卸种板一起合围成用于放置待播种子的所述种子腔。
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为同步带组件,其包括设于所述主动轴上的主动带轮、设于所述毛刷滚轮的旋转轴上的被动带轮以及绕设于所述主动带轮和被动带轮上的同步带。
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中间壳体以及两块通过螺栓连接于中间壳体两端的侧板,两块所述侧板上自下而上依次设有圆通孔、圆弧通槽以及顶部开口的竖槽,所述主动轴的两端通过轴承装设于所述圆通孔内,所述护种环的两端插设于所述圆弧通槽内,所述毛刷滚轮的旋转轴的两端设于所述竖槽内并通过设于侧板上的轴承座和轴承支撑,所述型孔轮设于两块侧板之间。
优选的,两块所述侧板的上端均设有一水平伸出的上凸缘,上凸缘上设有用于装设种子箱的腰型孔,两块侧板的下端均设有一水平伸出的下凸缘,下凸缘上设有用于装设接种杯的腰型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主动清种式排种器,通过在型孔轮的上方设置一毛刷滚轮,并在主动轴的一端设置传动组件同步带动毛刷滚轮,使毛刷滚轮随主动轴的转动而转动,可将型孔轮上多余的种子主动刷至种子腔中;且在型孔轮的内腔设置一顶针组件,也可及时将卡在型孔中的种子顶出,确保不堵种漏播。具有结构简单、能防止型孔堵种、清种能力强、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图1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型孔轮的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型孔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顶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农业大学,未经湖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49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