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逆流式冷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4213.0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13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曹海燕;杨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翼添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C3/00 | 分类号: | F28C3/00;F28F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97 四川省成都市郫县犀***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逆流 冷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饲料冷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逆流式冷却器。
背景技术
在饲料加工过程中,为了杀灭细菌和便于成型,成型前都要对饲料进行蒸汽加温调质,饲料在成型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成型颗粒带有一定的水分和温度。成型颗粒料在打包储运前都要进行冷却。现有的饲料冷却许多采用智能逆流式冷却器,这种冷却器利用低温空气与颗粒流向相反,因此低温空气首先接触的低温颗粒,冷空气逐渐升温,所接触的颗粒的温度也逐步提高,避免了一般冷却机低温空气直接与高温物料接触,同时避免了这种骤冷造成颗粒料表面开裂,饲料颗粒芯部水分和热量在冷却时间内难以散发以及易碎等缺点。但现有用于饲料冷却的智能逆流式冷却器,其低温空气在料仓内形成的气流不均匀,导致局部温度较低或是较高,冷却效果较差;冷却后卸料时需要先关闭冷却系统,再进行人工卸料,导致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逆流式冷却器,其冷却空气均匀地至下而上流动于料仓内,冷却效果好,并通过转轴转动使控制绳收放,进而控制曲面板的上升或是下移,上升后曲面板与料仓底部之间的间隙形成出料通道,曲面板下降后出料通道关闭,实现卸料的自动控制,工作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逆流式冷却器,包括料仓;所述料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和抽气口,料仓底部设有出料口,且料仓底部为漏斗状;所述料仓内设有曲面板,曲面板位于料仓的漏斗状底部上,曲面板的弧顶正对所述进料口,曲面板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多个通气孔;所述料仓内设有转轴,该转轴的一端上设有电机,转轴上设有控制绳,控制绳的一端与所述曲面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料仓内设有第一料位器和第二料位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料仓的进料口处设有第一电磁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抽气口处设有第二电磁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料仓的侧壁上设有控制面板,该控制面板内设有控制器,所述第一料位器和第二料位器的输出端均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电机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气孔的直径小于所述料仓内原料颗粒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抽气口外接抽气机向外抽气,在料仓内形成负压,外部冷空气从料仓底部的出料口进入,经曲面板的通气孔均匀扩散至料仓内,形成稳定的冷空气气流,冷却效果好;
(2)通过控制器控制进料、出料和抽气冷却,实现自动控制进料、卸料和冷却,工作效率高;
(3)当曲面板与料仓底部脱离后,曲面板与料仓底部之间的间隙形成出料通道,通过自动控制该间隙大小可控制卸料速率,卸料过程中,仍然可同时抽气对饲料冷却,互不影响,避免传统冷却器卸料时必须停止冷却系统的问题,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所述智能逆流式冷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述智能逆流式冷却器在卸料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料仓,11进料口,12抽气口,13出料口,14曲面板,15通气孔,21转轴,22电机,23控制绳,31第一料位器,32第二料位器,41第一电磁阀,42第二电磁阀,50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一种智能逆流式冷却器,包括料仓10;所述料仓10的顶部设有进料口11和抽气口12,料仓10的底部设有出料口13,且料仓10的底部为漏斗状;所述料仓10内设有曲面板14,曲面板14位于料仓10的漏斗状底部上,曲面板14的弧顶正对所述进料口11,曲面板14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多个通气孔15;所述料仓10内设有转轴21,该转轴21的一端上设有电机22,转轴21上设有控制绳23,控制绳23的一端与所述曲面板14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翼添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翼添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42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