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制集成楼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3797.X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87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9 |
发明(设计)人: | 牟连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诚栋国际营地集成房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10 | 分类号: | E04B5/10;E04C2/38;E04C2/28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集成 楼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房屋建筑的楼面,特别涉及一种轻钢房屋建筑用预制集成楼面板。
背景技术:
目前,房屋建筑楼面,尤其是轻钢房屋的楼面,在设计、制作与安装环节一般采用分体式方法,即结构型钢、保温材料、地板材料、吊顶材料等施工现场逐层施工,并且施工工艺复杂,造成施工效率低、准确性较差,另外分体式逐层施工的楼面的总高度较高,浪费了较大的室内空间,增加了房屋建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设计提供一种预制集成楼面板,用以替换传统的结构、保温、地板、吊顶分体式逐层施工的传统方法。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设计制造一种预制集成楼面板,它是由轻钢框架、吊顶板、保温材料以及承重地板构成,轻钢框架主要由主梁、连接角件和次梁构成,并且主梁和次梁均为热镀锌钢材,承重地板固定在轻钢框架的次梁上,保温材料填充在轻钢框架的次梁的间隙中,吊顶板镶嵌在轻钢框架的主梁水平“Z”字形折边上。
同现有传统的结构、保温、地板、吊顶分体式现场逐层施工的传统方法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工厂化加工与组装、多种材料集成化、自重轻、组合高度小节省空间、技术经济性节省等优点,同时该实用新型设计灵巧,满足楼面承重、楼面装饰的要求,还起到墙体防水、安装快捷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轻钢框架(1)的构造示意图;
图5为图2、图3中A-A的应用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轻钢框架(1)的主梁(1-1)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构造。
见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由轻钢框架1、吊顶板2、保温材料3 以及承重地板4构成,其特征在于:轻钢框架1主要由主梁1-1、连接角件1-2和次梁1-3 构成,并且主梁1-1和次梁1-3均为热镀锌钢材,承重地板4固定在次梁1-3上,保温材料 3填充在次梁1-3的间隙中。
见图1、图4所示,连接角件1-2对称分布在轻钢框架1的四个角部位,且连接角件1-2 的上下两个水平面上设置有带内螺纹的连接孔。
见图6所示,主梁1-1由单侧开口截面呈“C”字形折边1-1-2以及截面呈“Z”字形折边1-1-1组成,“C”字形折边1-1-2的上部设置有凸台,“Z”字形折边1-1-1的高度调整范围在30mm至60mm之间。
见图1、图3所示,吊顶板2为波浪形压型板,从轻钢框架1的一端按顺序叠放在主梁 1-1的“Z”字形折边1-1-1上,无需打钉固定。
见图5、图6所示,下层墙板5安装在轻钢框架1的主梁1-1下部凹槽内,无需打钉固定,且主梁1-1下部凹槽的宽度根据墙板5的厚度可以调整,调整范围在50mm至150mm之间。
见图5、图6所示,上层墙板6安装在轻钢框架1的主梁1-1上部,通过主梁1-1上的凸台将上层墙板6的外侧部分格挡在室外,有效的起到了防水的作用。
见图1所示,轻钢框架1、吊顶板2、保温材料3以及承重地板4均在工厂内加工完成并安装成一个整体楼面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工厂化加工与组装、多种材料集成化、自重轻、组合高度小节省空间、技术经济性节省等优点,同时该实用新型设计灵巧,满足楼面承重、楼面装饰的要求,还起到墙体防水、安装快捷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诚栋国际营地集成房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诚栋国际营地集成房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37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边双梁二级预制楼板
- 下一篇:空心楼盖芯模的固定结构及空心楼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