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疗污水处理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2753.5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25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贺车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祥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栋律师事务所11425 | 代理人: | 李萍 |
地址: | 710061 陕西省西安市西安曲江新区曲江大明***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疗 污水处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医疗污水处理池。
背景技术
医疗污水处理池是针对医疗污水生化处理而在管道中间设置的一种池子,其主要是让污水与处理池中的微生物直接接触,使污水中有机物经厌氧细菌分解后再通过管道流至自然水体的一种沉淀池。其在截流、沉淀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污水管道堵塞、减小管道埋深、保护环境上起着积极作用。
由于医疗污水中不仅有粪便,而且会存在很多成分复杂的医疗垃圾,现有的污水处理池存在处理较差,容易产生发酵不彻底的现象,并且容易堵塞管道,处理池截留的悬浮物经过厌氧分解,生成部分有机酸、氨、二氧化碳和硫化氢,造成污水的酸化和恶臭、病菌、病毒、有机物不能完全发酵分解,臭气外溢传播疾病,危害人们的健康,因此,处理池内发酵不彻底导致的管道堵塞是目前的污水处理池存在的严重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和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医疗污水处理池,解决现有的医疗污水处理池存在发酵不彻底以及管道堵塞从而影响环境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医疗污水处理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内依次设置有发酵池、降解池和消化池,所述发酵池内连通进水口,所述消化池连通出水口,且所述池体内相邻两池之间通过倒L形管道连通,所述发酵池和降解池之间的倒L形管道的进水口设置第一过滤层,所述发酵池和降解池之间的倒L形管道的弯折处设置第二过滤层,所述第一过滤层为不锈钢网层,第二过滤层为过滤棉层。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过滤层还包括不锈钢支撑网,所述过滤棉层两侧均设置所述不锈钢支撑网。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高压水管和高压水泵,所述倒L形管道上的弯折处与出水口之间连接高压水管的一端,所述高压水泵设置在池体外,且高压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高压水泵。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高压水管上设置止逆阀。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控制器和计时器,所述控制器和计时器双向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高压水泵;控制器控制计时器开始计时,当计时器传输至控制器的时间值等于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高压水泵启动。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酵池、降解池和消化池的上部均开设清理口。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池体为椭球体结构,且其外壁上设有加强筋。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池体由PP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医疗污水处理池相比,通过在倒L形管道的进水口以及弯折处分别设置过滤层,能够有效防止悬浮物或者漂浮物堵塞发酵池与降解池之间的倒L形管道,从而形成一个畅通的发酵环境,有利于粪便以及医疗垃圾完全发酵。另一方面,设置高压水泵和高压水管能够定时清理过滤层上附着的杂物,不会造成过滤层中的过滤孔堵塞,进而造成的管道堵塞,从而使粪便以及医疗垃圾最终分解成无机物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够有效防止堵塞,并且有助于粪便以及医疗垃圾的处理,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医疗污水处理池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根据图1所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祥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祥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27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