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2642.4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580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王硕锋;丛海军;王亚斌;叶勇;殷超;于晓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1/36 | 分类号: | B66D1/3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1100 | 代理人: | 陆嘉 |
地址: | 20012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钢丝绳绞车。
背景技术
绞车广泛应用于海洋工程、矿山、钢铁等行业中,绞车利用钢丝绳来牵引或者起吊重物。绞车的主要部件是马达、卷筒和钢丝绳。钢丝绳绕在卷筒上。为了避免钢丝绳在出入卷筒时出现缠绕或者扭转的现象,会在卷筒上安装钢丝绳的压绳装置。钢丝绳经过压绳装置后,能够被理顺,避免出现缠绕或者扭转的情况。
图2a、图2b和图2c揭示了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压绳装置的结构图。其中图2a是现有技术中使用压绳装置的剖图结构图,图2b是侧面结构图,图2c是现有技术中的压绳装置的安装效果图。参考图2a、图2b和图2c所示,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压绳装置200包括固定板202、活动板204和螺栓206。固定板202焊接在卷筒201上,固定板202的一个侧面上开有绳槽。活动板204与固定板202相对的一个侧面上开有绳槽,两个绳槽对准。钢丝绳210放置在绳槽中。活动板204与固定板202上开有位置互相对应的开孔,螺栓206穿过开孔,将活动板204与固定板202连接在一起。调节螺栓206插入到开孔中的深度,可以调节活动板204与固定板202之间的间隙,相应地调节绳槽的间隙,从而对钢丝绳210进行压紧或者放松。图2c揭示了压绳装置200安装到卷筒201上的效果图。
如图所示,在现有技术中,开孔的方向是沿卷筒的轴向方向,螺栓206也是沿卷筒201的轴向方向设置和移动。在调节压绳装置时,需要在卷筒的轴向方向上对螺栓206进行操作。如图2a所示,假设螺栓的长度为a、固定板202和活动板204的整体宽度为b,那么在卷筒的轴向方向上必须预留出a+b的宽度空间才能正常操作该压绳装置。如果进一步考虑到操作人员所需要的观察和工作位置,那在卷筒的轴向方向上还需要留出更大的空间。上述的缺陷使得现有技术中的压绳装置对操作空间的要求比较高,需要较多的水平空间才能完成操作,对应安装空间有限的设备,现有技术的压绳装置带来了很大的操作和安装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的压绳装置,将操作方向改为卷筒的径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压绳装置,安装在卷筒上,该压绳装置包括:基座、活动板和紧固装置。基座焊接在卷筒上,钢丝绳从基座内穿过。活动板安装在基座内。紧固装置安装在基座上,紧固装置连接到活动板,紧固装置驱动活动板将钢丝绳压紧在基座上,其中紧固装置驱动活动板沿卷筒的径向方向压紧钢丝绳。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座包括: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和连接板。上固定板上具有开孔。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和连接板焊接形成容纳腔,钢丝绳从容纳腔中穿过,活动板安装在容纳腔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紧固装置为螺栓,螺栓穿过开孔连接到活动板,旋动螺栓,螺栓带动活动板沿卷筒的径向方向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螺栓的顶部具有端帽,端帽的直径大于开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的长度和宽度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活动板的长度大于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的长度,活动板的长度方向的端部具有阶梯台,阶梯台与上固定板接触,阶梯台阻止活动板的端部进入到容纳腔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活动板的宽度小于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的宽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下固定板的顶面具有绳槽,活动板的底面具有绳槽,钢丝绳放置在绳槽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开孔的位置对准绳槽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压绳装置将螺栓的操作方向由卷筒的轴向改为径向,从而减小了卷筒轴向方向上所需要的空间,适用于安装空间有限设备。该压绳装置具有更好的适应性。且该压绳装置中螺栓直接作用于绳槽,压紧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的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特征,其中:
图1a、图1b、图1c和图1d揭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压绳装置的结构图。
图2a、图2b和图2c揭示了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压绳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26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