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纳米悬浮水气泡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1869.7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805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志华 |
主分类号: | B01F5/06 | 分类号: | B01F5/06;B01F3/04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3151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悬浮 水气 发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纳米悬浮水气泡发生器。
背景技术
微纳米气泡技术,就是把空气、氧气、氮气、氢气或者其他气体以极细微的气泡方式溶于水中,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将不同的气体溶于水而达到需要的效果;一般情况下,纳米气泡粒径越小,气泡浓度越高,与水体的有效接触面积就越大,越有利于水体中其他物质或者生物体的吸收。这将在水产养殖、促进植物根系生长、增强清洗作用、废水处理以及功能性饮用水方面有很大突破。
特别是,我国黑臭河道众多,仅靠水体中的自然溶氧是无法实现黑臭的去除,需采取增氧措施才能保证除臭除腥。增氧通常采用机械方式实现,保证在河塘缺氧或溶氧上下分布不均等情况下达到适宜溶氧量。目前,国内的增氧机有水车式、叶轮式、射流式和充气式等多种类型。各种类型的增氧机都是基于扩散原理增氧,扩散速率取决于缺氧程度、水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及水体搅动程度等因素。增氧可促进河塘水体上下交换,增加空气中氧气向水体的溶解,同时起水体透析与去除黑臭作用。
气泡水体除污机理:气泡破裂瞬间,由于气液界面消失的剧烈变化,界面上集聚的高浓度离子将积蓄的化学能一下子释放出来,此时可激发产生大量的羟基自由基(·OH),具有超高的氧化还原电位,其产生的超强氧化作用可降解水中正常条件下难以氧化分解的水体污染物,实现对水质的净化作用。
中国专利CN101541690A公开了一种以溶气气浮法(DAF)生成大量超微细气泡的微气泡发生装置,其由泵、混合室和喷嘴构成。其中,泵分别吸入气体和液体进行混合;混合室收容从该泵压送的气体和液体进行再次混合;喷嘴从该混合室喷出得到的经再次混合的气体和液体的混合物。在该混合室中,板排列成至少一个以上的层,该板上形成用于使气体和液体的混合物流过的多个孔,该泵的前方设有吸气阀,从而调节流入该泵的气体的量。其说明书中记载公开了对应于混合室的加压灌20结构,如图1所示,加压罐20具有一定大小的内部空间,具备横穿流入处至流出处的内部空间并连接内壁面的一个以上的板层23,24,25,26。这些板层23,24,25,26如图所示,以一定间隔具备多个为宜,各板层23,24,25,26上为使上述水、空气或氧气(或臭氧)的混合物流过,可形成如同孔口(orifice)的孔23a,23b,24a,25a,25b,26a。而且各板层23,24,25,26上形成的孔23a,23b,24a,25a,25b,26a的直径和个数可根据通过该孔的混合物的所需压力来选择。
从流入口21进入到加压罐20内部的水和空气(氧气或臭氧)的混合物流过各板层23,24,25,26上的孔23a,23b,24a,25a,25b,26a,与此同时各个孔23a,23b,24a,25a,25b,26a的后侧发生高湍流混合区域。该区域的湍流引起剧烈的压力变动,由于射流的压力较低,产生负压力区域。在这些条件下,每当产生急剧的压力下降时发生气泡,尤其是如图1所示,经过的板层数量越多,产生的气泡越多而且越小。
因此,为了产生更多、更小的气泡,其只能设置数量更多的板层,只能逐层通过孔口,不能进行循环通过。而且,传统装置中气液混合须有泵及混合室组装连接构成,一方面占用空间大,另一方面,需要人工组装连接,特别是由于压力大,组装连接处须要连接紧密抗压,组装不方便。
有鉴于此,申请人在先申请了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其依次设有入水管、多级泵、水分子破坏室、出水管,以及曝气头,入水管上设有进气管,进气管上设有通断阀,多级泵及通断阀分别与控制器相连接;水分子破坏室包括容室本体,容室本体开设有分别连通多级泵的入口和所述出水管的出口,沿入口至出口方向依次设有多层相互间隔的挡板层,每层挡板层由至少两个相互间隔的挡板单元组合构成,挡板单元上开设有若干贯穿挡板单元的小孔。其高压的气液混合体在定体积下的容室内能够对挡板形成循环冲击,形成一次破坏,用于产生更多、更小的气泡,然后,经过曝气头进行二次破坏,产生直径小于3μm的微米级气泡和纳米级气泡,同时泵及混合室集于一体,无需另外组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同样能够使高压的气液混合体在定体积下的容室内能够对挡板形成循环冲击,形成一次破坏,用于产生更多、更小的气泡,然后,经过曝气头进行二次破坏,产生直径小于3μm的微米级气泡和纳米级气泡,同时泵及混合室集于一体,无需另外组装的一种纳米悬浮水气泡发生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志华,未经王志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18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