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焦炉装煤孔的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1008.9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27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振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25/20 | 分类号: | C10B25/2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124 | 代理人: | 林天福 |
地址: | 617067 四川省攀***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焦炉 装煤孔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焦炉装煤孔的密封结构,属于冶金生产设备附件设计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某焦煤生产企业的1、2号焦炉,由于使用的装煤孔盖裙边与炉圈之间的间隙过小,造成密封用的煤泥填充效果不好,严重影响炉盖密封效果;炉顶冒烟冒火现象严重,作业环境较差。为改善装煤孔盖密封效果,降低污染物排放,改善操作环境,需对现有使用的装煤孔盖进行改进,提高其密封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能有效避免炉顶冒烟冒火的用于焦炉装煤孔的密封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焦炉装煤孔的密封结构,包括布置在所述装煤孔的孔口上的密封盖,所述的密封结构还包括填充体,所述孔口与所述密封盖之间的间隙通过所述的填充体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增设一个填充体,并将所述孔口与所述密封盖之间的间隙通过所述的填充体密封。这样,由于装煤孔的孔口与密封盖之间的间隙不再是像现有技术中的那样简单的通过在密封盖安装好后从外面向间隙中塞入少量的煤泥完成密封的,而是通过在密封盖与孔口之间的所述填充体完成密封,从而不仅可以保证密封的效果,还可以延长密封的时长,达到有效避免炉顶冒烟冒火的目的。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填充体为与所述间隙的形状相适应的圆环体,所述圆环体在其径向横截内的投影为楔形结构。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楔形结构的所述圆环体具有一个垂直于其轴向中心线的端面,垂直于轴向中心线的该端面与所述孔口的端面重合。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填充体为煤泥填充体。
进一步的是,在所述密封盖与所述孔口相接触的一端上设置有与所述填充体的形状相适应的斜坡。
进一步的是,所述斜坡的坡面与所述孔口的端面之间的夹角为14-16°。
进一步的是,以所述斜坡最外侧边缘为基准,所述坡面的长度不超过所述密封盖直径的十分之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焦炉装煤孔的密封结构的主剖视图;
图2图1的府视图。
图中标记为:装煤孔1、孔口2、密封盖3、填充体4、斜坡5。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密封效果好,能有效避免炉顶冒烟冒火的用于焦炉装煤孔的密封结构。所述的密封结构包括布置在所述装煤孔1的孔口2上的密封盖3,所述的密封结构还包括填充体4,所述孔口2与所述密封盖3之间的间隙通过所述的填充体4密封。本申请通过增设一个填充体4,并将所述孔口2与所述密封盖3之间的间隙通过所述的填充体4密封。这样,由于装煤孔1的孔口2与密封盖3之间的间隙不再是像现有技术中的那样简单的通过在密封盖安装好后从外面向间隙中塞入少量的煤泥完成密封的,而是通过在密封盖3与孔口2之间的所述填充体4完成密封,从而不仅可以保证密封的效果,还可以延长密封的时长,达到有效避免炉顶冒烟冒火的目的。
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填充体4可以是以现有密封盖为完全不变的主体,然后只是在安装密封盖前先在孔口2上布置该填充体4后,再将密封盖安装到所述的孔口上完成密封的结构。这种结构的缺点是填充体4在布置到孔口2上时容易出现滴漏,而且填充体4的形状也不好控制。为此,本申请还提供了另一种结构的填充体4,即先在所述的密封盖3上加工出一个在其径向横截内的投影为楔形结构的圆环体结构,这样,便可先将密封盖3安装到所述的孔口上,然后自然的在孔口2的端面与密封盖3之间形成一个圆环体空腔结构的间隙,于是所述的填充体4便可以为与圆环体空腔结构的间隙的形状相适应的圆环体,所述圆环体在其径向横截内的投影也为楔形结构。再直白一点说,就是先在孔口2的端面与密封盖3之间人为的加工出一个隙,以方便密封盖3安装到孔口2上后再进行填充密封。这样,自然的楔形结构的所述圆环体便具有一个垂直于其轴向中心线的端面,垂直于轴向中心线的该端面也与所述孔口的端面重合。相应的,为了更好的控制所述填充体4的形状,在所述的密封盖3上加工填充空腔时,通过在所述密封盖3与所述孔口2相接触的一端上设置有与所述填充体4的形状相适应的斜坡5来构成;并且所述斜坡5的坡面与所述孔口2的端面之间的夹角最好控制为14-16°;以所述斜坡5最外侧边缘为基准,所述坡面的长度不超过所述密封盖3直径的十分之一。这样,既能方便后续施工中填充体的形成,也能保证密封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10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