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生产棒材的干袋等静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0420.9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375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颜焰;杨成亮;黄建华;刘毅;邱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美奢锐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7/00 | 分类号: | B28B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7 | 代理人: | 王睿 |
地址: | 610100 四川省成都市龙***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生产 静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棒材生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生产棒材的干袋等静压模具。
背景技术
冷等静压法包括湿袋冷等静压法和干袋等静压法。湿袋冷等静压法为将弹性模具悬浮在液体内。干袋等静压法为将弹性模具固定在高压容器内,用限位器定位。上述工艺对模具结构及其质量要求较高。
现有技术中冷等静压法采用的弹性模具主要为橡胶套管。橡胶套管能够满足上述湿袋冷等静压法的要求,然而将其应用到干袋等静压法时还是存在诸多问题。申请人在实施过程中发现由于橡胶材质自身存在物理局限性,橡胶套管难以满足干袋等静压法的工艺条件。橡胶套管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发生变形、老化等现象,使得橡胶模具的寿命较短,稳定性较差,最终压制的棒材外形粗糙,并且预留的加工余量不好控制,很容易产生废品,大大浪费了生产资源。除此之外,目前的弹性模具只能实现单个棒材的产出,生产效率比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用于生产棒材的干袋等静压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生产出的棒材品质较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生产棒材的干袋等静压模具。
本实用新型用于生产棒材的干袋等静压模具,包括聚氨酯构成模具体、设置于模具体两端的端盖,所述模具体设有至少一个填料孔道,所述模具体两端中至少一端与端盖为可拆卸连接。
聚氨酯构成的模具体强度高、耐磨性好、耐油性好、抗老化性能好,还具有良好的低温稳定性以及机械加工性,填料通过填料孔道注入之后合上两端端盖,放入干袋等静压机中压制。本实用新型在重复使用过程中,能够保证产出的棒材产品品质优良,模具本身使用寿命更长、使用稳定性更高。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橡胶套管来说,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高的使用稳定性。本实用新型能够很好地满足干袋等静压法的工艺条件,反复使用后还能够很好地保证棒材产品的品质,降低了棒材生产成本。聚氨酯的使用性能使得模具体上能够允许存在两个及以上的填料通道,由此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单个棒材产品的生产,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单个模具产出多个棒材,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产出的棒材可以是同一规格,也可以是不同规格,具体根据填料通道在模具体上的设计决定。
进一步地,所述端盖与模具体之间通过胶带粘接。由此,实现了端盖与模具体之间的可拆卸连接,胶带易获得,采用胶带粘接方式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模具体上设有3-18个填料孔道。由此,模具体上的填料孔道在上述数量范围内产出棒材品质更优。
进一步地,所述模具体上的填料孔道呈周向对称分布。由此,填料孔道在模具体上的位置分布更加合理,产出棒材品质更优。
进一步地,所述端盖为碳钢构成的盖状结构。由此端盖的性能更加稳定,碳钢易获得,制造成本低。
进一步地,所述模具体为圆柱状体,所述模具体的直径为100mm,模具体长度为490mm。由此,利于棒材在干袋等静压机中加工,保证棒材产品品质。
进一步地,所述填料孔道的孔壁与模具外径之间的最短距离不小于15mm,所述填料孔道的孔壁与模具中心之间的最短距离不小于20mm。由此,能够保证产品品质以及产品品质的一致性。
进一步地,所述端盖为圆盘状结构,所述端盖的直径为100mm,厚度为5mm。利于棒材在干袋等静压机中加工,保证棒材产品品质。
可见,本实用新型在重复使用过程中,能够保证产出的棒材产品品质优良,模具本身使用寿命更长、使用稳定性更高。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辅助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附图中所提供的内容及其在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说明可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生产棒材的干袋等静压模具中模具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生产棒材的干袋等静压模具中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生产棒材的干袋等静压模具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的有关标记为:
1:模具体;
110:填料通道;
21:上端盖;
22:下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美奢锐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美奢锐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04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