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气管套管的拔管训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59237.7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379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袁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昱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A61M16/00;A61M3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安娜 |
地址: | 44300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管套管 过渡管 引出管 连接管 连通 本实用新型 流速调节 导引管 训练器 氧气管 拔管 外接 呼吸功能 可拆卸的 逐步减小 主动训练 端口处 进入量 封盖 胶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气管套管的拔管训练器,包括用于与气管套管连接的连接管、设置在连接管后端且连通的过渡管、设置在过渡管另一端且连通的导引管以及设置在导引管上的流速调节机构,所述过渡管上设有与过渡管连通并用于外接氧气管的引出管,所述引出管的端口处设有用于封盖引出管端口且可拆卸的胶套。本实用新型设置的连接管可方便与气管套管连接,流速调节机构可起到逐步减小空气的进入量以及主动训练患者呼吸功能的良好效果,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同时在需要时可通过引出管外接氧气管,满足不同情况的使用需要,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适于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气管套管的拔管训练器。
背景技术
气管切开术系切开颈段气管,放入气管套管,气管切开术以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机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一种常见手术。在气管切开患者上呼吸道梗阻等症状已基本消除后需进行拔出气管套管,进行气管套管拔管之前需完全确认患者呼吸无困难后才能开始,现有技术常采用软木塞或纱球堵塞气管套管的外口,并持续一天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需及时去除套管外口堵塞物或者改为堵塞一半的外口进行观察,在确认患者经堵塞外口无呼吸困难后才可拔出气管套管;另外采用人工鼻技术,其原理是通过人工鼻内聚氨酯(海绵)的材料,吸收患者呼出的水分和热量,在吸入的气体通过人工鼻时,把水分和热量带回到气道中,能改善肺功能,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接在滴管的空气过滤器上的氧气管可加湿给氧。
从上述进行堵塞气管套管的现有技术存在:1)利用软木塞或纱球堵塞气管套管的外口以及出现呼吸困难时的去除堵塞物,其操作麻烦,在改为堵塞一半的堵塞进气量为人为估算判断,致使无法有效控制与调节空气的进入量,而且特别困难时需重新再插管以连接氧气源,增加了医务人员的操作难度及工作量; 2)在进行堵塞的多次操作过程中容易发生人为用力过度,从而对患者气管切开伤口造成创伤的安全隐患;3)人工鼻不具有改变与调节空气进入量的能力,也即不适于作患者呼吸功能的主动训练,同时存在价格偏高、增加患者医疗成本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方便与气管套管连接,并通过流速调节机构来逐步减小空气的进入量,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同时可利用逐步调节空气进入量来主动训练患者的呼吸功能,达到加快患者正常呼吸以尽早拔出气管套管有益效果,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基于气管套管的拔管训练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气管套管的拔管训练器,包括用于与气管套管连接的连接管、设置在连接管后端且连通的过渡管、设置在过渡管另一端且连通的导引管以及设置在导引管上的流速调节机构,所述过渡管上设有与过渡管连通并用于外接氧气管的引出管,所述引出管的端口处设有用于封盖引出管端口且可拆卸的胶套。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靠近前端口的内壁上设有粘连部。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过渡管以及引出管一体成型,过渡管以及引出管的管径小于连接管的管径。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过渡管以及引出管均由透明的塑质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导引管由透明的软质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包括用于与气管套管连接的连接管、设置在连接管后端且连通的过渡管、设置在过渡管另一端且连通的导引管以及设置在导引管上的流速调节机构,所述过渡管上设有与过渡管连通并用于外接氧气管的引出管,所述引出管的端口处设有用于封盖引出管端口且可拆卸的胶套。本实用新型设置的连接管可方便与气管套管连接,流速调节机构可起到逐步减小空气的进入量以及主动训练患者呼吸功能的良好效果,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同时在需要时可通过引出管外接氧气管,满足不同情况的使用需要,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适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昱,未经袁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592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管切开插管
- 下一篇:一种新型多功能双通道吸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