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验室用的自动控制升降式平水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58996.1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5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君涛;刘哲;王曦;金辉;乾东岳;闫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5D9/12 | 分类号: | G05D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000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验室 自动控制 升降 水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闸水力学或相关水工模型试验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实验室用的自动控制升降式平水槽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水力学实验室中进行船闸水力学或相关水工模型试验过程,为了能够在模型上下游提供恒定的试验水位(即静水压力),则需要在模型上游或下游端部设置升降式平水槽装置,以控制水位。
目前,常用的升降式平水槽装置主要由平水槽、溢流管及升降控制部件组成。安装时,是将升降式平水槽装置安装于蓄水池内。试验时,通过进水管向蓄水池内注入恒定的流量,当供水流量大于试验水槽所需非恒定流的试验水位最大流量时,则调节平水槽的高度将蓄水池内的水位调节至试验需要水位,通过调节试验水槽的阀门,蓄水池可向试验水槽提供连续的非恒定流量,多余水量通过平水槽的溢流管道流出,此时,可保证蓄水池内的水位稳定,从而产生恒定的静水压力。由于现有的升降式平水槽装置主要以人工调节为主,存在调节速度慢和费时费力的缺陷。另外,升降式平水槽装置上的升降控制部件位于平水槽的中间部位,当蓄水池水压大时,调节过程中平水槽容易出现倾斜的问题,从而影响控制水位的恒定性。所以现有的升降式平水槽装置存在如下两个缺陷:(1)以人工调节费时费力问题;(2)蓄水池水压大时,调节过程中平水槽容易倾斜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控制供水水头且试验控制简单、便捷和高效的自动控制升降式平水槽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验室用的自动控制升降式平水槽装置,固定安装于蓄水池内,其中,包括在蓄水池内侧固定有的支撑控制装置和在支撑控制装置下方设有的平水槽升降装置,及与支撑控制装置连接的控制台。支撑控制装置包括固定安装于蓄水池上的支架台、在支架台上设有的电机、与电机连接的直线传动轴机构、在支架台上设有与直线传动轴机构齿轮传动的工形传动轴机构、在工形传动轴机构四个端部的支架台上分别设有垂直穿过支架台的丝杆,及在工形传动轴机构四个端部上设有驱动丝杆升降的轴承;所述的电机与控制台连接。平水槽升降装置包括与工形传动轴机构四个端部的丝杆连接的平水槽、在平水槽上设有的溢水槽和在溢水槽上设有的溢水孔,及在溢水孔上连接有可上下伸缩式的软溢水管。在对应所述的支撑控制装置两侧的蓄水池上分别设有的进水管和出水管。蓄水池内设置有与控制台连接的自动水位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直线传动轴机构包括一端与电机连接的第一传动轴,及在第一传动轴另一端部上设有的第一锥形齿传动装置;工形传动轴机构包括在第一锥形传动两端分别设有的第二传动轴和第三传动轴、在第二传动轴端部上设有的第二锥形齿传动装置、在第三传动轴端部上设有的第三锥形齿传动装置、在第二锥形齿传动装置两端分别设有的第四传动轴和第五传动轴、在第四传动轴端部上设有的第四锥形齿传动装置、在第五传动轴端部上设有的第五锥形齿传动装置、在第三锥形齿传动装置两端分别设有的第六传动轴和第七传动轴、在第六传动轴端部上设有的第六锥形齿传动装置,及在第七传动轴端部上设有的第七锥形齿传动装置;第一锥形齿传动装置包括在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和第三传动轴端部上分别设有相互啮合传动的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传动装置包括在第二传动轴、第四传动轴和第五传动轴端部上分别设有相互啮合传动的第二锥形齿轮;第三锥形齿传动装置包括在第三传动轴、第六传动轴和第七传动轴端部上分别设有相互啮合传动的第三锥形齿轮;第四锥形齿传动装置包括在第四传动轴端部上设有的第四锥形齿轮,及在第四锥形齿轮一侧丝杆的轴承上设有与第四锥形齿轮啮合传动的第五锥形齿轮;第五锥形齿传动装置包括在第五传动轴端部上设有的第六锥形齿轮,及在第六锥形齿轮一侧丝杆的轴承上设有与第六锥形齿轮啮合传动的第七锥形齿轮;第六锥形齿传动装置包括在第六传动轴端部上设有的第八锥形齿轮,及在第八锥形齿轮一侧丝杆的轴承上设有与第八锥形齿轮啮合传动的第九锥形齿轮;第七锥形齿传动装置包括在第七传动轴端部上设有的第十锥形齿轮,及在第十锥形齿轮一侧丝杆的轴承上设有与第十锥形齿轮啮合传动的第十一锥形齿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蓄水池上设置排水管,排水管与试验水槽连通;所述的排水管上设置有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未经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589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面盆龙头(15002CPA)
- 下一篇:面盆龙头(16002C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