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电压调光的LED智能调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56839.7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631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毛鹏;王俊洁;沈超;胡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B33/08 | 分类号: | H05B33/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1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电压 调光 led 智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调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电压调光的LED智能调光装置。
背景技术
LED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光源产品,被称为第四代照明光源或绿色光源,相比传统的照明产品,它具有节能、环保、寿命长、体积小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家庭照明以及装饰领域。然而在普通家庭照明中,常常会因为随手忘记关灯造成电能浪费。目前一些家庭的LED照明灯具的驱动器具有电压调光功能,即通过给驱动器的控制端加0~10v电压,就可以实现对LED灯的亮度控制,将该控制电压降低到0v时,灯自然熄灭。针对这样的用户,考虑如何实现LED家庭照明的智能化改造,实现智能调光和关灯,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电压调光的LED智能调光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LED灯亮度调节和开启不能随环境和需求改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适用于电压调光的LED智能调光装置,包括检测模块、手持遥控模块、调光控制模块和LED灯,所述检测模块和手持遥控模块均通过调光控制模块连接LED灯,其中:
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第一电位器、第二电位器、红外传感器、第一单片机和第一射频芯片,所述第一电位器上设置有第一旋钮,第一旋钮用于调整第一电位器上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所述第二电位器上设置有第二旋钮,第二旋钮用于调整第二电位器上滑动变阻器的阻值;
所述手持遥控模块包括按键、第二单片机、第二射频芯片和电池;
所述调光控制模块包括第三单片机和低通滤波器;
其中:所述第一电位器、第二电位器和红外传感器分别连接第一单片机,所述第一单片机通过第一射频芯片与第三单片机通信;所述电池和按键分别连接第二单片机,所述第二单片机通过第二射频芯片与第三单片机通信;所述第三单片机连接低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通过LED外围驱动电路连接LED灯。
所述按键模块包括开关按键和照明级别按键。
所述照明级别按键包括一级按键、二级按键、三级按键和四级按键。
所述检测模块中第一电位器和第二电位器的型号均为3296W-103 10K、红外传感器的型号为LF5038F,第一单片机的型号为MSP430,第一射频芯片的型号为PL1167。
所述手持遥控模块中第二单片机的型号为TMS370C256A,第二射频芯片的型号为PL1167。
所述调光控制模块中第三单片机的型号为STM32F103,低通滤波器的型号为LM34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能智能调节LED光的强弱和控制LED灯的亮灭;本实用新型使用便捷,普适性强且便于安装和使用。本实用新型不仅实现了LED照明灯调光的功能,还实现了智能开灯和自动关灯的功能。当人进入房间时,LED照明灯自动点亮,手持遥控模块可对其进行调光,人离开房间一段时间后,可自动通过检测模块关掉LED照明灯,从而实现家庭LED照明智能控制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检测模块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手持遥控模块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调光控制模块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块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部分模块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部分模块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时间信号采样局部电路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光线信号采样局部电路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光线数据采集局部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9所示,一种适用于电压调光的LED智能调光装置,包括检测模块、手持遥控模块、调光控制模块和LED灯,所述检测模块和手持遥控模块均通过调光控制模块连接LED灯,其中:
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第一电位器、第二电位器、红外传感器、第一单片机和第一射频芯片,所述检测模块中还包括一个光敏电阻,所述光敏电阻连接第一单片机,所述第一电位器上设置有第一旋钮,第一旋钮用于调整第一电位器上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所述第二电位器上设置有第二旋钮,第二旋钮用于调整第二电位器上滑动变阻器的阻值;
所述手持遥控模块包括按键、第二单片机、第二射频芯片和电池;
所述调光控制模块包括第三单片机和低通滤波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568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