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雾霾遮阳帽的风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56807.7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96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田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艾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7/10 | 分类号: | A62B7/10;A62B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 |
地址: | 10007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雾霾 遮阳帽 风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防护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雾霾遮阳帽的风道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机动车排放等污染源的增加,空气质量逐渐恶化,越来越多的城市出现雾霾天气。由于雾霾中含有大量的灰尘、硫酸、硝酸等粒子,人们长时间吸入这种空气,对人身体健康危害很大。目前人们一般采用佩戴面罩来预防呼吸道吸入污染环境中的各种粉尘和细菌等污物,以保障人体的健康。
然而,防雾霾口罩对PM2.5的过滤防护效果十分不理想,佩戴防雾霾口罩需要贴合脸部,完全遮掩口鼻部并保持密封。受佩戴方式所限,应用上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口罩通常为一次性用品,不能拆洗更换重复使用。此外,随着季节性的变化,人们出行喜欢佩戴帽子,虽然现在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防雾霾遮阳帽,但都存在出风量小、供气不足的问题、佩戴不方便、不美观,严重影响使用者的舒适度。再者,随着佩戴者对面罩质量、舒适感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现在的市场上还未出现高质量、高舒适度的防雾霾遮阳帽。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的改进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的防雾霾遮阳帽存在出风量小、供气不足、控制开关设置位置使佩戴者操作不便、不美观,从而影响佩戴者使用的舒适性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一种防雾霾遮阳帽的风道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结构设计合理,体积小,结构紧凑,采用过滤效果好的滤网,并通过风扇向面罩内给风,且对风道进行优化设计,既保证了过滤效果,又增大了出风量,保证了人们吸气顺畅,吸气时吸力增大,吸气量充足,呼吸舒适感好,适于长时间佩戴;还将控制开关和充电口设置在佩戴者易操作的位置,增加了使用者的舒适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雾霾遮阳帽的风道装置,所述防雾霾遮阳帽包括面罩、帽体、帽檐和电动过滤装置;所述面罩为透光面罩;所述帽檐与所述帽体的前部的外侧面连接,所述面罩可拆卸的与所述帽檐的下表面连接;所述帽檐的上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电动过滤装置位于所述帽檐的上表面设置的所述凹槽内;所述电动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系统和动力及控制系统;所述风道装置包括进风口、导向槽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电动过滤装置上,所述导向槽和所述出风口均设置在所述帽檐的上表面设置的所述凹槽内。
在如上所述的防雾霾遮阳帽的风道装置,进一步优选,所述动力及控制系统包括风扇、电池和电路板;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帽檐的上表面设置的所述凹槽的底部中央;沿着所述风扇的外周设置有所述导风槽,用以引导风流向所述出风口;所述导风槽由在所述帽檐的上表面的所述凹槽的底面设置的、围绕所述风扇的向上的凸起和所述帽体的前端壁形成。
在如上所述的防雾霾遮阳帽的风道装置,进一步优选,所述导风槽的侧壁为沿所述风扇的旋转方向的渐开线结构形式。
在如上所述的防雾霾遮阳帽的风道装置,进一步优选,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导风槽的后端、紧靠所述帽体的前端壁处;所述出风口为长方形的孔,所述长方形孔靠近所述风扇的面为垂直面,靠近所述帽体的前端壁的面为倾斜面。
在如上所述的防雾霾遮阳帽的风道装置,进一步优选,所述倾斜面向前下方延伸出所述帽檐的下表面;所述倾斜面的前端与所述帽檐的下表面呈一夹角,该夹角为锐角。
在如上所述的防雾霾遮阳帽的风道装置,进一步优选,所述夹角的度数为20°~60°。
在如上所述的防雾霾遮阳帽的风道装置,进一步优选,所述风扇的中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帽檐的上表面设置的所述凹槽的底部中央;所述电池和所述电路板均与所述风扇的电机连接;所述电池和所述电路板均设置在所述帽檐的上表面的所述凹槽中;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电池分别位于所述风扇的右侧和左侧;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电动过滤装置工作;所述控制开关和供电池充电使用的充电口穿过所述帽檐的上表面的所述凹槽的前端的底部;所述控制开关设置在所述帽檐的下表面的右侧位置处。
在如上所述的防雾霾遮阳帽的风道装置,进一步优选,所述过滤系统包括外壳和位于所述外壳内的过滤层;所述外壳具有与所述帽檐的上表面设置的凹槽相适应的月牙形结构;所述外壳的前端面外侧以及两个后端面外侧设置有凸起,所述凹槽的前端面内侧以及两个后端面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相匹配的凹孔,使得所述过滤系统的外壳可以通过所述凸起和所述凹孔的配合卡入所述凹槽内;所述过滤层包括从外到内依次叠放的粗过滤层A、杀菌和抗菌层、去味层、高效过滤层和负离子层;在所述外壳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拉绳,或者在所述外壳的外表面的中部设置有弹性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艾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艾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568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