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拉铆钉枪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56581.0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246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朱金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姚金马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5/50 | 分类号: | B21J15/50 |
代理公司: | 慈溪慈恒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3249 | 代理人: | 赵庆 |
地址: | 3154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铆钉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使用铆钉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拉铆钉枪。
背景技术
铆钉枪是用于各类金属板材、管材等制造工业的紧固铆接,目前广泛地使用在汽车、航空、铁道、制冷、电梯、开关、仪器、家具、装饰等机电和轻工产品的铆接上。为解决金属薄板、薄管焊接螺母易熔,攻内螺纹易滑牙等缺点而开发,它可铆接不需要攻内螺纹,不需要焊接螺母的拉铆产品、铆接牢固效率高、使用方便快捷。现有的拉铆钉枪分为单把式拉铆钉枪和双把式拉铆钉枪。双把式拉铆钉枪包括两个手柄,进行铆接时,使用者两手分别握住两个手柄用力进行铆接;单把式拉铆钉枪包括本体和手柄,进行铆接时,使用者用一只手同时握住本体和手柄用力进行铆接。现有技术的拉铆钉枪的枪体、把手通过轴直接连接,基本原理也是利用杠杆作用将铆钉拉出,然而,这种拉铆钉枪拉铆机构行程长,枪体和把手的撑开距离大,导致力用不上,不适合单手快速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上述缺点,旨在提供一种拉铆钉枪。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拉铆钉枪,包括枪体和把手,所述枪体通过连接轴与把手进行轴接,所述连接轴的端部设置有卡槽,在卡槽位置安装卡簧,卡簧的端面与枪体表面相抵;
所述枪体上端为中空部,在该中空部设有一横杆,所述横杆一端与所述连接轴轴接,另一端通过第一轴销与把手进行轴接;
还包括拉铆机构,所述拉铆机构通过第二轴销与把手进行轴接。
进一步,所述拉铆机构依次包括钉嘴、调节套头、紧固套头、滑套、拉杆和拉杆套;
其中,钉嘴与调节套头前部螺接,所述调节套头的后部与枪体中空部的前端螺接;
所述调节套头的后部设有螺纹,所述紧固套头螺接在调节套头的螺纹处,且紧固套头的端部与枪体相抵;
所述滑套的前部套在所述调节套头内,后部与拉杆前端螺接;
所述拉杆通过第二轴销与把手轴接,所述拉杆套设有通孔,拉杆末端套于该通孔内,所述拉杆套与枪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拉杆还设有限位端;其中,当该拉铆钉枪工作时,所述限位端与拉杆套端部逐渐接近直至相抵。
进一步,所述把手上设置有用于存储钉嘴的螺孔。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克服现有技术的拉铆钉枪的枪体和把手行程大,单手用力困难的缺陷,通过在枪体和把手增加连接轴,使枪体和把手行程缩短,连接轴的第一轴销部位是可以沿着枪体轴套轴向运动的,因此,在起钉时,拉杆端的力的方向是可以自由改变的,从而起钉用力更省,更轻松,且连接轴更容易拆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拉铆钉枪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拉铆钉枪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轴运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拉铆钉枪,包括枪体1和把手2,所述枪体1通过连接轴3与把手2进行轴接,所述连接轴3的端部设置有卡槽4,在卡槽4位置安装卡簧5,卡簧5的端面与枪体1表面相抵,该安装方式简单有效,只要取下卡簧5,连接轴3就能取下,易于拆装枪体1和把手2。
所述枪体1上端为中空部6,在该中空部6设有一横杆7,所述横杆7一端与所述连接轴3轴接,另一端通过第一轴销8与把手2进行轴接;
还包括拉铆机构,所述拉铆机构通过第二轴销9与把手2进行轴接。
所述拉铆机构依次包括钉嘴10、调节套头11、紧固套头12、滑套13、拉杆14和拉杆套15;
其中,钉嘴10与调节套头11前部螺接,所述调节套头11的后部与枪体1中空部6的前端螺接;
所述调节套头11的后部设有螺纹,所述紧固套头12螺接在调节套头11的螺纹处,且紧固套头12的端部与枪体1相抵。紧固套头12通过旋转可以控制起钉行程,行程确定后,通过紧固套头12拧紧并与枪体1相抵进行固定。
所述滑套13的前部套在所述调节套头11内,后部与拉杆14前端螺接;
所述拉杆14通过第二轴销9与把手2轴接,所述拉杆套15设有通孔16,拉杆14末端套于该通孔16内,所述拉杆套15与枪体1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姚金马工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余姚金马工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565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母线槽翻转机构
- 下一篇:便于出料的金属锻造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