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摄像头补光自锁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55246.9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89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逸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35 | 分类号: | H04N5/23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神州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24 | 代理人: | 周松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摄像头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补光电路领域,尤指一种摄像头补光自锁电路。
背景技术
摄像机成像的好坏是有环境的光照状况决定的。所以工程商们会特别注意现场光照条件,为解决光照问题,他们通常会通过环境补光来提升监控场景的照度,从而提升图像画质。一般办法为在摄像头外部加装辅助可见光源:使用可见光照明是模拟监控常用的办法,因为它具有技术难度低、安装及应用快捷的优势,在其他技术还尚未成熟的情况下,采用这个办法无疑是最直接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数字高清监控的今天,较多的监控场所仍然沿用这种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
现有的摄像机一般是通过摄像头补光电路实现补光的,但是目前安防行业摄像头补光电路的采集和发光比较近,容易产生震荡影响补光效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摄像头补光自锁电路,使用mos管作为限流检测电路,实现自锁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摄像头补光自锁电路,包括红外补光灯组、光敏电阻Q15,电源VCC,还包括有第一场效应管Q17、第二场效应管Q14、第三场效应管Q18、第四场效应管Q16、第一电阻R128、第二电阻R122、第三电阻R125、第一电容C36,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7的栅极与第四场效应管Q16的栅极连接形成第一结点A,所述第四场效应管Q16的源极通过第三电阻R125与第一场效应管Q17的源极连接形成第二结点B,所述第一电阻R128的一端与第二结点B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场效应管Q17的漏极连接形成第三结点C,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14的栅极与第三结点C连接,源极与第二结点B连接,漏极与第一结点A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122一端与第一结点A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结点B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36一端与第一结点A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结点B连接,所述第三场效应管Q18的源极与第二结点B连接,栅极与第四场效应管Q16的源极连接,漏极与第一结点A连接,所述第三结点C通过第四电阻R127与光敏电阻Q15连接,所述光敏电阻Q15与电源VCC连接,所述第二结点B接地,所述第四场效应管Q16的漏极与红外补光灯组一端连接,所述红外补光灯组另一端与电源VCC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7、第二场效应管Q14、第三场效应管Q18、第四场效应管Q16的型号均为2N2007。
其中,所述第一电容C36电容量为100nF。
其中,所述第一电阻R128的电阻值为2.2MΩ,第二电阻R122的电阻值为 47KΩ,第三电阻R125的电阻值为75Ω。
其中,所述第一结点A通过第五电阻R123与电源VCC连接,所述第一结点 A还通过第二电容C64与电源VCC连接。
其中,所述红外补光灯组分别由两个串联的红外LED灯并联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场效应管Q17限制第一电阻R128的电压为0V,使第二场效应管Q14不再导通,锁住了光线检测电路,实现自锁功能,避免因红外补光灯组发光被光敏电阻Q15检测到后使第一电阻 R128电压升高形成震荡,解决了因为检测源和发光源太近而产生震荡的问题,其中,第三电阻R125形成电压升高到第三场效应管Q18的导通电压为1.5V后不再升高,起到一个限流作用,这样设计整体电路用料少,同时也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逸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逸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552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塑模具自动送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滚筒式电炒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