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农业用驱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53522.8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518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余洪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颍上县田之都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1/04 | 分类号: | A01M1/04;A01M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03 | 代理人: | 杨红梅 |
地址: | 236200 安徽省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业 驱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驱虫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农业用驱虫装置。
背景技术
害虫是危害农作物正常生长的主要问题之一。农作物生长条件除了施肥、除草、浇水外还有驱虫,一般种植者是通过喷洒农药进行驱虫,但是因为绿色有机产品的推广,种植者尽量避免向农作物喷洒农药,所以驱虫成了一大难题。现有的驱虫装置通常采用超声波驱虫或是杀虫灯等方式,大多存在驱虫效率低下,自洁效果差,昆虫粘附在捕虫网上,影响后期的驱虫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农业用驱虫装置,包括驱虫主体,所述驱虫主体的的上方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导线连接有蓄电池,所述驱虫主体包括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在上支撑板的上表面安装有基座,所述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之间通过捕虫网连接,所述捕虫网由多根相互平行的金属管组成,所述下支撑板的中间为圆形通孔,且下支撑板的下端设置有接虫盒,所述上支撑板的底面圆心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驱动马达和挡虫框,所述驱动马达与蓄电池均位于基座的内部,且驱动马达与蓄电池之间也通过导线连接,所述挡虫框由两根拨动丝组成,且拨动丝与金属管相互贴合接触,所述驱虫主体的内部安装有诱虫灯。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基座的上端设置有挂轴,且挂轴为四根长杆组成的口字型结构,所述挂轴下端的长杆贯穿基座与基座套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多根所述金属管等间距均匀分布在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的外边缘形成一个圆柱体框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均为圆形,且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的圆心在同一条铅锤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拨动丝均为波浪形结构,且两根拨动丝呈倒“V”字型固定安装在转动轴末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顶部通过拨杆支撑,且拨杆铰链在基座上表面,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拨杆的转动调整倾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诱虫灯的外侧设置有套框,所述套框通过两根斜杆固定连接在下支撑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接虫盒与下支撑板之间通过螺纹方式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农业用驱虫装置,通过设置驱动马达旋转带动拨动丝旋转,能够避免昆虫的尸体粘附在诱虫灯或是金属管上,拨动丝的旋转一方面形成气流,避免昆虫飞出驱虫主体,另一方面,能够拨动金属管,使金属管产生一定振动,使昆虫的尸体从金属管脱落,经过圆形通孔掉入接虫盒,自洁效果良好,对虫体收集后可将接虫盒拆下,对昆虫尸体进行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金属管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中:1-驱虫主体;2-太阳能电池板;3-蓄电池;4-上支撑板;5-下支撑板;6-基座;7-捕虫网;8-金属管;9-圆形通孔;10-接虫盒;11-转动轴;12-驱动马达;13-挡虫框;14-拨动丝;15-诱虫灯;16-挂轴;17-长杆;18-拨杆;19-套框;20-斜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农业用驱虫装置,包括驱虫主体1,所述驱虫主体1的上方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2,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通过导线连接有蓄电池3,所述驱虫主体1包括上支撑板4和下支撑板5,在上支撑板4的上表面安装有基座6,所述上支撑板4与下支撑板5之间通过捕虫网7连接,所述捕虫网7由多根相互平行的金属管8组成,所述下支撑板5的中间为圆形通孔9,且下支撑板5的下端设置有接虫盒10,所述上支撑板4的底面圆心设置有转动轴11,所述转动轴11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驱动马达12和挡虫框13,所述驱动马达12与蓄电池3均位于基座3的内部,且驱动马达12与蓄电池3之间也通过导线连接,所述挡虫框13由两根拨动丝14组成,且拨动丝14与金属管8相互贴合接触,所述驱虫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诱虫灯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颍上县田之都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颍上县田之都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535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