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电偶焊接辅助夹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52664.2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771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付康;周广涛;刘红生;张华;苏礼季;郭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侨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B23K37/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5205 | 代理人: | 张浠娟 |
地址: | 36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电偶 焊接 辅助 夹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热电偶焊接辅助夹具装置。
背景技术
热电偶是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接触式温度检测元件之一,在热电偶实际应用时,当待测温试件为金属材料,较多采用焊接的方法,在焊接热电偶时,需要将两不同金属材质的热电偶丝的待焊端以间距d(一般为2倍电偶丝直径)并列排布于工件的待测温位置处,焊接之后较优的焊点直径一般为2~3倍电偶丝直径,为了便于焊接操作,热电偶丝伸出绝缘套管的长度一般为10mm左右,同时,在热电偶丝绝缘套管的末端套有一小段双孔保护瓷管以保持两热电偶丝之间的间距,同时也可保护绝缘套管防止与高温试件直接接触。目前针对热电偶丝焊接应用一般采用的焊接设备是电容储能式焊机,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两热电偶丝焊点的间距及热电偶伸出绝缘套管的长度要求以及避免两热电偶丝未在测温点搭接致试验误差,在焊接时操作者需要同时调节热电偶丝、待测工件及上压头的空间相对位置,同时,操作者还要不断调节焊接参数,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操作,就会很容易造成热电偶的焊接质量不可控,很难保证较高的合格率,特别的,如果待测工件为圆棒状如果没有合适的装夹夹具,想要得到焊接质量合格的热电偶就更为困难。如此一来,势必会造成焊接工作效率的大大降低,同时,热电偶丝的材料一般为价格较为昂贵的金属材料,频繁剪断热电偶丝重复焊接还会造成热电偶丝材料的浪费,成本高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操作以及焊接质量较高的热电偶焊接辅助夹具装置。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热电偶焊接辅助夹具装置,该辅助夹具配合电容焊机进行使用,包括底座、若干条压条和固定螺栓,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与所述固定螺栓相配合的螺纹孔,所述压条通过所述固定螺栓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压条上设置有与焊接件相配合的装夹部,焊接件放置于所述底座与所述压条之间,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具有与所述电容焊机的负极相连接的连接端,所述电容焊机、所述焊接件和所述底座之间形成闭合回路,所述装夹部上开设有竖直贯穿所述装夹部的一个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具有两个相交的弧形侧壁,所述压条上还开设有一对平行设置的导向斜孔,所述导向斜孔的下端与所述定位孔相导通,所述导向斜孔的下端口位于所述弧形侧壁上。
若干个所述压条上的所述导向斜孔的间距大小为不同数值。
所述螺纹孔开设在所述底座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所述压条具有向两侧下方延伸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开有安装孔,所述固定螺栓依次穿设于所述安装孔以及所述螺纹孔内。
所述焊接件为圆柱状,所述底座上开设有放置所述焊接件的定位卡槽,所述装夹部为凹设在压条下表面的弧形通槽。
所述焊接件为片状,所述压条为片状的直长条,所述装夹部为所述压条的下表面中央。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一种热电偶焊接辅助夹具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底座具有与电容焊机的负极相连接的连接端,与电容焊机连接的上压头、焊接件和底座之间形成闭合回路,焊接件可直接放置在底座上进行焊接。
通过在压条上的装夹部上开设一个具有两个相交弧形侧壁的定位孔和与上述弧形侧壁相导通的一对平行设置的导向斜孔,焊接时将剥离绝缘套管的热电偶丝分别插入两导向斜孔中,由于导向斜孔有倾斜角度的限制,热电偶丝的末端贴近试件表面易于后续的点焊,同时两个相隔一定间距的导向斜孔可以使两条热电偶丝之间保持一定距离,避免在后续点焊过程中两电偶丝触碰导致测温错误,焊接时无需再进行热电偶丝的位置调整,操作更方便。
上压头与电容焊机的正极连接,将上压头插入定位孔,上压头下端先后抵靠相邻的两个弧形侧壁,压紧电偶丝于工件表面,按压电容焊机点焊开关,逐一焊接两热电偶丝于试件表面,由于定位孔的两段圆弧间距即为两热电偶丝焊点之间的间距,因此,逐一焊接两根不同材质的金属热电偶丝之后,两焊点可交叉搭接,则两热电偶丝在均焊接于工件表面的同时测温端也能连接到一起,两热电偶丝测温端温度相同,如此一来,热电偶的焊接质量及测温精度都得到了较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一中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一中的压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一中的装夹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二中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二中的压条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大学,未经华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526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中作业平台系统专用锂电池保护仓
- 下一篇:一种风电支架焊接定位夹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