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差分式孔径检测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51512.0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60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罗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杰纳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12 | 分类号: | G01B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差 分式 孔径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差分式孔径检测治具。
背景技术
针对具有圆形孔位加工的工件,孔位加工后通常需要检测孔位的孔径是否合格,通常要求孔径偏差在±0.2mm以内,过大或过小的均为不合格产品。常规的检测方法是测量孔径值然后与标准值进行对比,而孔径值的测量与读取较为不便;或者需要采用更复杂昂贵的测量仪器以获取更加精确的孔径值再判断偏差值是否满足要求,但成本投入较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可以快速判断工件孔径是否符合要求的检具。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差分式孔径检测治具,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上水平设置有定位治具及对应所述定位治具的伸缩治具,所述伸缩治具通过升降气缸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以实现任意高度工件的孔径检测;
所述伸缩治具包括水平设置的伸缩气缸,以及由所述伸缩气缸水平驱动的圆柱状检测杆,所述检测杆与所述定位治具上工件的孔径同轴;
所述检测杆对应工件的一端沿圆周设置有一圈避位槽,所述避位槽的径向深度为0.1mm,且所述避位槽的轴向高度小于工件孔位的深度;
所述定位治具上轴向设置有对应工件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将压力值传输至控制器,通过控制器控制所述伸缩气缸的进退。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杆上设置有刻度线,通过所述刻度线以定位工件孔位深度。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治具通过旋转气缸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以实现任意角度孔位的孔径检测。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杆沿轴向具有多级避位槽,每级避位槽均针对不同孔径的孔位进行检测,以用于具有多种孔径的工件孔位检测。
任意的,所述检测杆的材质为硬质橡胶以避免划伤工件的孔位。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①通过设置具有避位槽的检测杆,利用避位槽的差分值对应工件孔位的孔径偏差值,当检测杆不能伸入工件的孔位内时则判断为孔径过小而不合格,当检测杆的避位槽完全伸入工件的孔位内时则判断为孔径过大而不合格,因而无需读取精确地孔径值即可直观判断孔位的孔径偏差是否在±0.2mm的误差范围内,孔径检测效率高;
②通过升降气缸的设置,可以满足工件不同高度孔位的孔径检测;
③通过旋转气缸的设置,可以满足工件不同角度孔位的孔径检测;
④通过多级避位槽设置,并配合升降气缸或旋转气缸,可以实现针对同一工件上多种不同孔径孔位的孔径检测;
⑤通过压力传感器设置,当工件孔位孔径过小而检测杆不能伸入孔位内时会对工件产生抵触压力而需要使检测杆后退,当工件孔位内部出现孔径过小部位时也会对工件产生抵触压力而需要使检测杆后退,从而提高了检测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差分式孔径检测治具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检测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表示:
10.工件 11.底座12.定位治具
13.伸缩治具 14.升降气缸15.伸缩气缸
16.检测杆 17.旋转气缸18.避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差分式孔径检测治具,包括:底座11,底座11上水平设置有定位治具12及对应定位治具12的伸缩治具13,伸缩治具13通过升降气缸14安装在底座11上以实现任意高度工件10的孔径检测;伸缩治具13包括水平设置的伸缩气缸15,以及由伸缩气缸15水平驱动的圆柱状检测杆16,检测杆16与定位治具12上工件10的孔径同轴;检测杆16对应工件10的一端沿圆周设置有一圈避位槽18,避位槽18的径向深度为0.1mm,且避位槽18的轴向高度小于工件10孔位的深度;定位治具12上轴向设置有对应工件10的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将压力值传输至控制器,通过控制器控制伸缩气缸15的进退。
其中,检测杆16上设置有刻度线,通过刻度线以定位工件10孔位深度;定位治具12通过旋转气缸17安装在底座11上,以实现任意角度孔位的孔径检测;检测杆16沿轴向具有多级避位槽18,每级避位槽18均针对不同孔径的孔位进行检测,以用于具有多种孔径的工件10孔位检测;检测杆16的材质为硬质橡胶以避免划伤工件10的孔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杰纳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杰纳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515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体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制动钳支架导向孔面与安装孔面高度差检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