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抗疲劳葡萄汁的加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51251.2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23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郑炜;谢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N1/00 | 分类号: | A23N1/00;A23N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46 | 代理人: | 吴辉辉,单燕君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疲劳 葡萄汁 加工 设备 | ||
1.一种抗疲劳葡萄汁的加工设备,包括磨箱(1),所述的磨箱(1)的上端设有进料口(2),磨箱(1)内设有过滤装置(3),所述的进料口(2)和过滤装置(3)之间设有能够将葡萄磨碎的磨碎装置(4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磨碎装置(41)和过滤装置(3)之间还设有挤压装置(4),所述的挤压装置(4)包括前压板(5)和后压板(6),所述的前压板(5)和后压板(6)之间设有若干中间压板(7),所述的磨箱(1)上横向设置有依次贯穿前压板(5)、中间压板(7)和后压板(6)的滑动杆(8),所述的前压板(5)、中间压板(7)和后压板(6)与滑动杆(8)滑动连接,所述的前压板(5)与前驱动气缸(9)相连接,所述的后压板(6)与后驱动气缸(10)相连接,所述的中间压板(7)的下端铰接有第一过滤分板(11)和第二过滤分板(12),且第一过滤分板(11)与中间压板(7)之间设有扭簧,第二过滤分板(12)与中间压板(7)之间设有扭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疲劳葡萄汁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过滤分板(11)和第二过滤分板(12)相对于中间压板(7)对称设置,且当挤压装置(4)处于挤压状态时第一过滤分板(11)和第二过滤分板(12)向下偏转,当挤压装置(4)处于非挤压状态时第一过滤分板(11)和第二过滤分板(12)的相分离,第一过滤分板(11)和第二过滤分板(12)之间的距离小于1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疲劳葡萄汁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挤压装置(4)的下部设有过滤网(13),所述的磨箱(1)上开有位于该过滤网(13)所处位置的葡萄渣扒出口(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疲劳葡萄汁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装置(3)包括过滤网桶(15),所述的磨箱(1)的下端滑动连接有上端敞口的收集筒(16),所述的收集筒(16)上搭设有过滤网桶(15),所述的过滤网桶(15)的上边沿上设有环形托板(18),所述的收集筒(16)上设有与环形托板(18)相配合的托架(1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疲劳葡萄汁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集筒(16)上开设有出水口(20),所述的出水口(20)与盖体(21)螺纹连接,所述的盖体(21)上设有与出水口(20)相连通的出水阀(24),所述的磨箱(1)上开设有供出水阀(24)伸出的伸出口(25),且该伸出口(25)的下端敞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疲劳葡萄汁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集筒(16)与稀释加料桶(26)相连接,所述的稀释加料桶(26)上设有液位计(27),稀释加料桶(26)的侧部设有抗疲劳液添加盒(28),所述的抗疲劳液添加盒(28)上设有刻度线(2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疲劳葡萄汁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磨箱(1)的下端内壁向外凹陷形成与收集筒(16)相配合的环形槽(30),所述的环形槽(30)上设有若干纵向设置的导向条(31),所述的收集筒(16)的外壁上开设有与导向条(31)相配合的导向槽(3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疲劳葡萄汁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磨碎装置(41)包括若干呈圆台状且依次嵌套的磨筒(33),相邻的磨筒(33)之间形成研磨腔(34),位于最外部的磨筒(33)和磨箱(1)之间形成研磨腔(34),位于最内部的磨筒(33)为实心且该磨筒(33)的下端面上连接有固定柱(35),所述的固定柱(35)上套接有与其他磨筒(33)一一对应的转动套(36),所述的转动套(36)与固定柱(35)轴向固定周向转动连接,每个磨筒(33)的下端连接有支撑杆(37),所述的支撑杆(37)与相对应的转动套(36)相连接,所述的转动套(36)通过传动带(38)与相对应的驱动电机(39)相连接,且相邻的磨筒(33)的转动方向相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抗疲劳葡萄汁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磨筒(33)的外壁上设有螺旋分布的螺旋导向板(40),螺旋导向板(40)之间的螺距大于3c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抗疲劳葡萄汁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研磨腔(34)的厚度为1cm,位于最外部的磨筒(33)上的螺旋导向板(40)与磨筒(33)之间的距离为0.5cm,磨筒(33)上的螺旋导向板(40)与相邻磨筒(33)之间的距离为0.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5125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提取葡萄维生素的加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高效率桑葚打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