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家用智能垃圾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49261.2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46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朱爱民;王穋 | 申请(专利权)人: | 句容市万福达工艺品厂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2402***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用 智能 垃圾桶 | ||
本实用新型一种家用智能垃圾桶,包括固定座和支撑座,固定座上设置用于可拆卸式安装桶体的底座,桶体外侧壁上由内至外依次设置防晒层和荧光层,桶体内侧壁设置防腐层,底座内设有与桶体空腔相通的导向管,桶体内设置过滤板,底座上设有与过滤板相连的离心电机,支撑座上设置主控模块、太阳能电池板和检测模块,主控模块包括MCU芯片、AD转换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显示模块和报警模块,MCU芯片内置存储模块、继电器和定时计时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家用智能垃圾桶采用太阳能供电,实现固液体分离且与客户端进行人机交互,便于远程调控,兼具空气质量检测、夜间发光、防腐和防晒功能,便于寻找,一机多用,寿命长,实用性强,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家用智能垃圾桶。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的产生量也在不断增长,作为居家必需品的垃圾桶和垃圾袋在分类回收垃圾、保持环境整洁干净和响应清洁生产号召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现有的垃圾桶功能单一,大多数家用垃圾桶均为一体成型,不便于组装和拆,机械强度差,使用寿命短,需要人工取放垃圾物,无法实现人机交互,智能化水平低,此外,残留在垃圾桶底部的污渍还需定期进行人工清理,以防出现霉变污染室内空气等。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垃圾桶存在的功能单一、无法拆卸和组装及无法进行人机交互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家用智能垃圾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家用智能垃圾桶,包括固定座和支撑座,固定座上设置用于安装桶体的底座,桶体内部中空形成空腔,桶体顶部盖有桶盖,固定座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25-40°,固定座和支撑座之间的夹角为40-60°,桶体与底座可拆卸式相连,桶体外侧壁上由内至外依次设置防晒层和荧光层,桶体内侧壁设置防腐层,底座内设有与桶体空腔相通的导向管,桶体内设置过滤板,底座上朝向空腔的一侧设有与过滤板相连的离心电机,支撑座上设置主控模块、太阳能电池板和检测模块,主控模块包括MCU芯片、AD转换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显示模块和报警模块,MCU芯片内置存储模块、继电器和定时计时器,检测模块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PM2.5传感器和风向传感器,MCU芯片输入端电连接太阳能电池板并通过AD转换模块电连接检测模块,MCU芯片输出端电连接显示模块和报警模块并通过继电器控制离心电机的启闭,MCU芯片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客户端进行双向通信。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通过螺栓固定于固定座上,底座通过螺纹可拆卸式连接桶体。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外侧壁和桶体内侧壁且二者的相接处分别设置相适配的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与外界相通的排水管,所述导向管与排水管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和检测模块均设置于支撑座面向太阳光的一侧,检测模块设置于支撑座顶部,主控模块设置于支撑座另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防晒层为透明纳米防晒层,防晒层的厚度为2-7mm,所述荧光层的厚度为1-8mm,所述防腐层的厚度为2-10mm。
进一步的,所述主控模块还包括与MCU芯片相连的键盘输入模块,所述键盘输入模块采用2*8式按键式键盘,键盘输入模块上设有0-9数字键、 +1键、-1键、删除键和确认键。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基于ZigBee无线网的ZigBee无线模块、基于4G网络的GPRS模块和蓝牙模块,所述客户端内设有用于收发信息的SIM卡,客户端为手机、平板电脑的任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温湿度传感器采用DHT11传感器,光照传感器采用 BH1750FVI传感器,PM2.5传感器采用ZPH01粉尘传感器,定时计时器采用DS1302时钟芯片,显示模块采用LCD12864液晶显示屏,报警模块包括蜂鸣器和多个指示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句容市万福达工艺品厂,未经句容市万福达工艺品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492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