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更换皮带上托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48568.0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52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窦常禄;王树超;王媛;杜宇鹏;潘洪光;王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9/12 | 分类号: | B65G39/1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13108 | 代理人: | 陈丽 |
地址: | 067000 河北省承***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更换 皮带 上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更换皮带上托辊装置,尤其是更换宽度为800mm以上的皮带的上托辊装置,属于带式运输机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带式输送机主要运输散状物料,广泛用于电厂、矿山、港口、钢铁等行业。带式输送机更换上托辊,是正常生产维护过程中的常规作业。皮带上托辊数量多,由于长时间运转,托辊磨损、托辊轴承损坏现象经常发生。宽度在800mm以下的皮带的上托辊一般岗位工人就能自行更换,宽度在800mm宽以上的皮带的上托辊的更换就需要专业的维修工人参与。
目前,宽度在800mm以下的皮带的上托辊的更换方法主要是人工撬起皮带,进行更换。宽度在800mm宽以上的皮带及波纹挡边带的上托辊的更换需要用手拉葫芦将皮带吊起,然后更换托辊。另外,还可以制作一种支架,然后利用千斤顶将皮带顶起来,更换上托辊。上述更换上托辊的方法,要求作业人员多,费时费力,而且存在不安全因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更换皮带上托辊装置,能够实现安全、快速、便捷的更换皮带上托辊,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更换皮带上托辊装置,包含螺母、丝杠、固定管、套管、导向管和凹槽,导向管固定在固定管内,丝杠设在导向管内,丝杠的一端与套管固定连接,丝杠的另一端与固定管和导向管固定连接,所述套管设在固定管一端的外侧,固定管的另一端设有凹槽,靠近套管的丝杠上设有螺母。
所述固定管、导向管和丝杠同中心线布置。
所述固定管、导向管和丝杠的中心线与套管的中心线垂直布置。
所述固定管端部的凹槽为U型槽。
所述固定管通过凹槽固定在皮带机的纵梁上,套管套在支撑杆上,支撑杆设在皮带的下方。
采用本实用新型,将固定管通过凹槽卡在皮带机的纵梁上,将支撑杠插入皮带的下方,然后用活扳手拧螺母,使丝杠进行上升动作,将支撑杠顶起来。支撑杠上升,顶起皮带,上托辊就有了更换空间。更换完成后,反向拧螺母,收回丝杠。最后抽出支撑杠,完成更换上托辊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实现安全、快速、便捷的更换皮带上托辊,大幅度减轻工人更换皮带时作业强度,减少作业人数,节约更换托辊用时,消除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侧视图;
图中:皮带1、支撑杠2、上托辊3、更换皮带上托辊装置4、纵梁5、螺母6、平垫7、丝杠8、固定管9、套管10、导向管11、凹槽1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1、2、3,一种更换皮带上托辊装置,包含螺母6、丝杠8、固定管9、套管10、导向管11和凹槽12,导向管11固定在固定管9内,丝杠8设在导向管11内,丝杠8的一端与套管10固定连接,丝杠8的另一端与固定管9和导向管11固定连接,所述套管10设在固定管9一端的外侧,固定管9的另一端设有凹槽12,靠近套管10的丝杠8上设有螺母6。
在本实施例中,螺母6为普通M24螺母,用于调整丝杠8的升降。丝杠8为M24丝杠,前端焊接一段外径108的无缝管作为套管10,无缝管是为了穿支撑杠2。丝杠8上螺母6和固定管9之间设有平垫7,平垫7为普通24平垫,增大受力面积。固定钢管9由108的无缝管制作,作为外管,导向管11为一寸管,作为内管,焊接到一起。导向管11起丝杠8的导向作用。固定管9为基座,下部开U型槽,用于骑在用槽钢制作的皮带机的纵梁5上。固定管9、导向管11和丝杠8同中心线布置,套管10的中心线与固定管9、导向管11和丝杠8的中心线垂直布置。
使用时,将一对更换皮带上托辊装置4放置到需要更换的上托辊3的后方,分别骑在皮带机的两根纵梁5上。将支撑杠2插入到皮带1的下方,两端穿入套管10中,然后用活扳手拧螺母6,使两个丝杠8同时进行上升动作,将支撑杠2顶起来。支撑杠2上升,顶起皮带1,上托辊3就有了更换空间,进行更换。更换完成后,反向拧螺母6,收回丝杠8。最后抽出支撑杠2,取下更换皮带上托辊装置4,完成更换上托辊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未经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485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速输送机用包胶轮
- 下一篇:电感振料盘升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