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DP系统海试的水下信标的投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47063.2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0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郑楚忠;郑登勇;李思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22/00 | 分类号: | B63B22/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黄华莲,郝传鑫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dp 系统 水下 标的 投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DP系统海试的水下信标的投放装置。
背景技术
动力定位系统(Dynamic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DP系统,是指不用抛锚,而由船载计算机自动控制推进器来保持船舶或浮动平台位置的技术。它使用精密、先进的仪器来测定船或平台因采集到的周围的环境因素如水流、风速、风向、海浪等而发生的位移和方向变化,通过计算机等自动控制系统对信息进行实时处理、计算,并自动控制若干个不同方向的推进器的推力大小和力矩,使船舶或平台回复到原有位置。水下信标是指能够传输信息回复信息的电子模块,采用水下信标与安装在船体上的水听器进行配合工作对船舶定位等信息作出检测和反馈。
目前针对DP系统的海试过程中水下信标的投放基本采用了设备自身配备的自动释放,小艇回收的方案,该方案在船舶海试过程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风险,在自动释放水下信标后,水下信标就不再受试航船舶的控制,如遇到水流较急或风力较大的情况,会导致回收小艇无法追上水下信标,也会威胁到回收小艇上人员的人身安全,很大程度上会造成水下信标的丢失,从而带来财产损失;另外,也会出现由于水下信标自动释放装置的失效,而带来无法对水下信标进行回收的结果。这些情况如果发生在试验过程将导致试验中断,影响船舶海试周期,提高船舶海试过程风险及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DP系统海试的水下信标的投放装置,该投放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根据水面浮标定位的方法,确定水下信标在海底的位置,并根据船长、船宽及试验的水深和试验水域的面积确定需要释放的绳索的长度,并设定人工释放和打捞水下信标的方法,保证整个实验过程的安全性。
与此相应,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DP系统海试的水下信标的投放装置的使用方法,该使用方法操作过程简单,原理可靠,且安全性较高。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DP系统海试的水下信标的投放装置,包括水下信标、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浮标、第一压铁和至少两块第二压铁,所述第一压铁连接于所述水下信标的底部,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压铁和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浮标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相连接,各所述第二压铁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
可选的,各所述第二压铁沿所述第一连接件的长度方向等间隔布置。
可选的,所述用于DP系统海试的水听器水下信标的投放装置还包括第三压铁,所述第三压铁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连接处。
可选的,所述第一压铁、所述第二压铁和所述第三压铁上分别设有卸扣,且所述第一压铁、所述第二压铁和所述第三压铁分别通过所述卸扣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
进一步的,所述水下信标通过钢丝绳与所述第一压铁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用于DP系统海试的水下信标的投放装置还包括浮桶,所述浮桶套设于所述水下信标上,所述钢丝绳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浮桶的底部形成倒三角,所述第一压铁通过所述卸扣连接于所述钢丝绳上。
可选的,所述用于DP系统海试的水下信标的投放装置还包括浮球,所述浮球通过带绳与所述浮标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浮标与所述浮球上均设有发光标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为缆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涉及该用于DP系统海试的水下信标的投放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缓慢释放所述第一连接件将所述水下信标与所述第一压铁一起同时进行下放,没入水中;继续释放第一连接件并使所述第一压铁和所述第二压铁拉直所述水下信标,使所述水下信标保持竖直状态;
继续释放至所述第一连接件不受力,通过船上定位系统向释放所述水下信标的位置相反的方向移动,并根据移动速度相应释放所述第二连接件直到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转折点处,将试验船舶定位;
缓慢释放所述第二连接件直至所述浮标被放入水面,将船舶沿所述浮标相反的位置绕到所述水下信标的上方进行试验;
完成试验后,根据所述浮标对所述水下信标进行打捞和回收。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未经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470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起锚机
- 下一篇:一种LNG卸料臂接头防结冰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