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下倾角电调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46452.3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75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邵大明;戴丽丽;王炳烽;唐鹏;王长江;花艳俊;陈伟;李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捷士通射频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50 | 分类号: | H01Q1/50;H01Q3/32;H01Q19/10;H01Q21/0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李晓静 |
地址: | 2242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倾角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下倾角电调天线,属于天线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高话务量和高数据业务需求的4G网络对城市信号的覆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大运营商的基站站址间距越来越小,而基站天线的安装位置一般较高,容易产生越区覆盖,产生信号干扰,影响通信质量。为了实现网络覆盖抗干扰的优化,需要合理调整基站天线在垂直面方向图的波速倾斜(即波速下倾)。
目前行业内调整波速下倾的方式分为机械下倾和电调下倾,由于电调下倾相对于机械下倾拥有很多优点,比如方向图控制好、易于控制、精度高、抗干扰强等,因此各大运营商越来越多的采用电调基站天线。
目前行业内常规电调天线的下倾角一般只有0-10°的范围,在基站站址较小的时候,往往需要更大的下倾角;在工程上只能辅助使用机械下倾,而一旦使用机械下倾,方向图就难免产生畸变影响覆盖效果,所以需要研制一种大下倾角电调天线。
另外随着电调天线下倾角越来越大,移相量也越来越大,不可避免地天线的馈电网络也会越长从而导致电调天线整机的馈电网络难以布局。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下倾角电调天线,通过将馈电网络机构设置为两层结构,大大提高了整体的移相量,从而使整个电调天线的下倾角范围增大。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下倾角电调天线,包括反射板、位于反射板正面的双极化振子和位于反射板背面的二层馈电网络机构,所述反射板正面的若干个双极化振子通过螺钉安装在反射板上,所述反射板背面安装有若干个塑料支撑柱,二层馈电网络机构插入到塑料支撑柱上,二层馈电网络机构通过螺钉安装在反射板上;所述二层馈电网络机构包含第一馈电网络和第二馈电网络,第二馈电网络叠加在第一馈电网络上,第一馈电网络和第二馈电网络上的拉杆与位于反射板上的传动机构连接,第一馈电网络和第二馈电网络通过同轴电缆上下链接,传动机构同时带动两个拉杆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拉杆通过塑料螺钉与传动机构连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大下倾角电调天线,通过将馈电网络机构设置为两层结构,大大提高了整体的移相量,从而使整个电调天线的下倾角范围增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大倾角电调天线的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两层馈电网络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两层馈电网络的结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其中一层馈电网络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下倾角电调天线:包括反射板1、设置于反射板1正面的具有多个双极化振子的阵列4、设置于反射板1背面的二层馈电网络机构及传动机构3;其中所述阵列4中的多个双极化振子通过螺钉固定在反射板1的正面;所述传动机构3通过螺钉固定在反射板1的背面;所述馈二层馈电网络机构通过塑料支撑柱和螺钉固定在反射板1的背面。
如图2所示,所述二层馈电网络机构分为第一馈电网络201和第二馈电网络202,第一馈电网络201包括上盖板2011、网络带线2012、移相器组件2013、拉杆2014及下支撑板2015;第二馈电网络202包括上盖板2021、网络带线2022、移相器组件2023、拉杆2024及下支撑板2025,第一馈电网络201和第二馈电网络202结构相同。
如图3所示,网络带线2012两头的分馈线20121、20122和网络带线2022两头的分馈线20221、20222通过同轴电缆相互连接,其中分馈线20121和分馈线20221相连,分馈线20122和分馈线20222相连。
如图3所示,网络带线2012和网络带线2022均有20123、20124、20223、20224等有不同的分馈线,各分馈线对应不同振子并通过同轴电缆相连接。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移相器组件2013和移相器组件2023结构相同,以移相器组件2013举例,其包括滑块20131、上移相片20132及下移相片20133,所述网络带线2012介于所述上移相片20132和下移相片20133之间。
如图4所示,所述拉杆2014上面部有孔位,所述滑块20131通过自身的结构固定于拉杆2014的孔位,同理第一馈电网络201和第二馈电网络202上的所有移相器滑块均固定于拉杆2014和拉杆2024上,跟随拉杆前后移动而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捷士通射频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捷士通射频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464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齿轮单元、减速装置以及清洁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散热型减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