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移栽幼苗的穴盘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45429.2 | 申请日: | 2017-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40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琴;鲍青松;程琛;郗世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天卉源绿色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9 | 分类号: | A01G9/029;A01C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移栽 幼苗 | ||
一种便于移栽幼苗的穴盘,包括培育装置,所述培育装置包括容置盒和置于容置盒上方的穴盘,所述穴盘包括若干用于培育幼苗的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盒内位于穴盘下方设置有能够使若干穴口内的幼苗同时顶起的托举装置以及能够使托举装置在竖直方向移动的传动装置,在穴盘的下方设置有托举装置,通过传动装置将托举装置顶起,由于托举装置包括伸入每一穴口的托板,从而实现将每一穴口内的基质顶出,原理简单,便于生产制造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种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移栽幼苗的穴盘。
背景技术
不论是花卉还是蔬菜,穴盘育苗是现代园艺最根本的一项变革,为快捷和大批量生产提供了保证。穴盘已经成为工厂化种苗生产工艺中的一个重要器具。
标准穴盘的尺寸为540mm×280mm,因穴孔直径大小不同,孔穴数在18-800之间。栽培中、小型种苗,以72--288孔穴盘为宜。
育苗穴盘的穴孔形状主要有方形和圆形,方形穴孔所含基质一般要比圆形穴孔多30%左右,水分分布较均匀,种苗根系发育更加充分。
使用穴盘苗的优点:
(1)节省种子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2)出苗整齐,保持植物种苗生长的一致性。
(3)能与各种手动及自动播种机配套使用,便于集中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4)移栽时不损伤根系,缓苗迅速,成活率高。
但是,现有的穴盘当需要移栽穴盘中的育苗时,多数采用人为或利用辅助电动机械进行移栽过程,人为移栽消耗人工,电动机械辅助移栽消耗能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移栽幼苗的穴盘,其优点是利用机械结构实现移栽与育苗一体化的穴盘,便于育苗的移栽和培育。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便于移栽幼苗的穴盘,包括培育装置,所述培育装置包括容置盒和置于容置盒上方的穴盘,所述穴盘包括若干用于培育幼苗的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盒内位于穴盘下方设置有能够使若干穴口内的幼苗同时顶起的托举装置以及能够使托举装置在竖直方向移动的传动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穴盘的下方设置有托举装置,通过传动装置将托举装置顶起,由于托举装置包括伸入每一穴口的托板,从而实现将每一穴口内的基质顶出,原理简单,便于生产制造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穴口设置有容动孔,所述托举装置包括与穴口数量对应且穿设于容动孔的托板、连接若干托板且可在沿容置盒上下滑移的移动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容动孔的设置使托举装置中的托板可以从底部伸入至穴口内,通过下方的移动板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托板上下移动,以实现将基质顶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每一所述容动孔的四周设置有若干第一渗水孔,所述托板对应与第一渗水孔设置有若干第二渗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培养基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对基准进行补水,为了防止了水分过多,所以设置了第一渗水孔和第二渗水孔,以使多于的水派出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容置盒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流入至容置盒内的水从第一排水孔中排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移动板的四周设置有导流槽,所述移动板设置有连通导流槽的第二渗水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天卉源绿色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天卉源绿色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454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面料胶粉自动化吹吸装置
- 下一篇:一种药盒传感器、药盒及药品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