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接触不良的插销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44314.1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98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石玉龙;刘璞;陈延甫;汪琳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南鄢陵县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27 | 分类号: | H01R13/627;H01R13/633;H01R13/52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1120 | 代理人: | 刘兴华 |
地址: | 4612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接触 不良 插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插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防止接触不良的插销。
背景技术
插销是由插头及插座两部分组成,插座连接于电源侧,插头连接于电气设备侧,只有插头与插座良好接触,用电设备才能正常的进行工作,然而,插销接触不良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充电插座与插头长时间插拔使用后,很容易松动,导致充电接触不良,常常发生断路现象等等,影响正常充电,大大损伤了蓄电池的性能和寿命。现有技术的插销包括三部分:插座壳体、插头壳体和中间壳体。其中,中间壳体插接在插座壳体内,插头壳体插接在中间壳体内,插头壳体和中间壳体接触面的上部设置有相互配合、用于将二者锁紧的螺纹结构,转动插头壳体,通过该螺纹结构将插头壳体与中间壳体锁紧,从而实现插头和插座的锁紧。但是,由于震动等原因,常常导致螺纹出现松脱,进而导致插头与插座不能够良好接触。
综上所述,如何解决插销的插座和插头的壳体松脱分离,导致用电设备接触不良的情况发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接触不良的插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接触不良的插销,包括插座和插头,其中,所述插座包括插座壳体和设置在所述插座壳体内部的插孔;所述插头包括插头壳体和设置在所述插头壳体内部的插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壳体和插头壳体均为圆柱状,插头壳体为空心圆柱,插头壳体的内径大于插座壳体的外径,在插座壳体的两侧外壁分别设有一凸起,在插座壳体的内壁上固定设有一垫片,垫片上设有若干个与插孔一一对应的小孔,在插座壳体的外壁上对称开设有定位孔,在所述的定位孔内设有定位块和第一弹簧,所述定位块为直角三角形,所述的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定位块的一条直角边上,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插座壳体内壁上,定位块另一条直角边对应的角朝向插座壳体远离垫片的一端;
在插头壳体内壁的两侧开设有与插座壳体外壁上的凸起相配合的凹槽,所述插头还包括卡块,所述卡块位于插头壳体两侧的外壁上并延伸到插头壳体的内部,卡块与插头壳体外壁接触面上固定设有第二弹簧,所述卡块穿过第二弹簧,在插头壳体的内壁上开设有与卡块相配合的卡扣槽,所述卡扣槽的宽度小于第二弹簧的径宽且大于定位块固定第一弹簧的直角边的长度,卡块插接在卡扣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卡块呈工字型。
进一步的,所述的垫片为一橡胶垫。
进一步的,所述小孔的孔径不大于插针的外径。
进一步的,所述垫片的直径等于插头壳体的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插针固定在插头壳体内的接线柱上。
进一步的,所述插针的外径和插孔的内径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插针的长度远大于垫片到插孔的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实用新型通过卡块与定位块的相互配合,在插头插入插座时,按压卡块,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定位块向插座壳体内部移动,当插针插进插孔时松开卡块,弹簧恢复到初始状态,实现了插头与插座的良好接触,当需要拔掉插头时,再次按压卡块定位块带动第一弹簧进入插座壳体内部,有利于插头的拔出,将定位块设计成直角三角形,定位块的一个锐角朝向插座壳体内,此种设计能够使插座从插头内更好的插入或拔出。
二、通过将插座壳体的两侧外壁的凸起与插头壳体内壁上的凹槽相配合,使得插头与插座插接的更紧密,另外,通过定位块与第一弹簧的配合,只有手动按下定位块插头与插座才能实现分离,如此一来,即使因疏忽大意触碰到插头时也不会出现松动。
三、本实用新型中小孔的孔径不大于插针的外径,插头上的插针通过垫片上的小孔进入插座上的插孔,由于小孔设置在材质为橡胶的垫片上,小孔的大小可以根据插针的大小进行改变,实现了插头与插座接触处的密封,从而解决了插销接触不良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插针插入插孔时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插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插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插座壳体,2、插孔,3、插头壳体,4、插针,5、凸起,6、垫片,7、小孔,8、定位块,9、第一弹簧,10、凹槽,11、卡块,12、第二弹簧,13、卡扣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南鄢陵县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河南鄢陵县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443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